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心肌损伤深究
2019-04-12张木清
张木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福建厦门361006)
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儿童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持续发作时间过长极易引发患儿性能异常,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少见惊厥持续状态对其他系统造成损害的相关报道研究,同时对其护理措施的探讨也相对较少[1]。本次研究笔者为探讨分析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否会引起心肌损伤及其护理措施,检测SE患儿的心肌酶值及ECG,将其与对照组相比,同时观察为SE患儿施于系统化护理的效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52例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纳入研究组中,入选患儿中包含男27例,占比为51.9%,女25例,占比为48.0%,患儿年龄范围在1至12岁之间,均数年龄为(6.2±0.7)岁;选取同期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54例非惊厥持续状态惊厥儿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入选患儿中包含男29例,占比为53.7%,女25例,占比为46.2%,患儿年龄范围在1至13岁之间,均数年龄为(6.5±0.9)岁,本组入选患儿均未癫痫惊厥儿,发病类型为阵挛性、强直阵挛性及强直性,每次发作时间均小于30min,入选患儿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及目的,在自愿原则下由家属代签参与研究的相关书面文件,两组基础资料数据间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满足研究及对比要求。
1.2 方法
取患儿惊厥发作次日清晨的空腹静脉血,将其放置入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由专业人员监测患儿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B组26例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26例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系统化护理(A组):(1)健康宣教工作:多种形式的向患儿及其家属宣教小儿癫痫的发生机制、临床干预手段、癫痫发作时的护理要点及其对心血管的影响,使患儿及其家属对小儿癫痫有系统及深入的认识,认知疾病发作时的有效护理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患儿的治疗及护理配合度。(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快速将患者放置至将病床上,辅助其取平卧位,快速清理患儿周边的危险物品,帮助患儿将头偏向一侧,同时快速帮助其清理鼻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的顺畅及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以增加脑供氧,测量患儿体温,如果患儿出现高温症状,遵医嘱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处理同时给予药物塞肛降温。(3)药物干预时的护理:为患儿静脉注入咪达唑仑进行干预治疗时,如患儿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可遵医嘱增加静脉输注的速度以缓解其抽搐症状,待患者的症状稍微缓解后进行稳定输注速度,全程进行严密的观察,保证其药液无渗出及药物效果。治疗期间患儿突发癫痫时,医护人员可借助牙垫,将牙垫塞入患儿上下齿间,防止患儿病情发作期间误咬伤自己的舌头,完成姿势调整后应该马上松开患儿的衣物及裤带,借助防护栏隔离病床边缘,降低患儿的跌伤风险。如果患儿癫痫频繁发作呈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可借助吸引器将患儿的下颚托起,在舌钳的辅助下将其舌头拉出,降低呼吸道堵塞及咬伤的风险。(4)心理护理:多数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症具有恐惧、焦虑及紧张的心理,特别是患儿癫痫发作后,患儿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表现突出,影响其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细致的对患儿及其家属开展心理指导工作,帮助患儿及其家属缓解负面情绪,以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以积极心态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
1.3 评价标准
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值及ECG检查结果,观察对比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统计。以(±s)揭示计量材料(研究数据范畴内),以±揭示个体间变异程度,将t作为数据检验;使用率(%)表示研究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并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则可知数据间差异性,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 结果
2.1 观察对比入组患儿的心肌酶值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CK-MB、CK、LDH1及LDH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其AST值差异性不大(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2.2 观察比对入组患者的ECG检查结果
ECG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异常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16.6%:57.1%),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2。
2.3 观察对比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接受不同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B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3。
表1 观察对比入组患儿的心肌酶值情况(±s)
表1 观察对比入组患儿的心肌酶值情况(±s)
组别研究组(n=5 6)对照组(n=5 4)t值P值C K-M B 7 1.2±2 0.5 2 6.1±1 2.4 3.8 1 0<0.0 5 C K 1 6 8 5.4±7 0 1.6 1 3 9.8±3 9.7 1 2.0 6 0<0.0 5 L D H 1 1 8 1.9±2 6.8 7 2.8±3 7.4 3.6 8 0<0.0 5 L D H 6 2 0.7±2 0 4.6 3 3 7.8±2 0 8.9 3.2 6 7<0.0 5 A S T 2 6 7.4±6 7.9 9 7.7±4 9.7 1.0 6 0>0.0 5
表2 观察比对入组患者的ECG检查结果[n(%)]
3 讨 论
癫痫持续状态为儿童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重症,患儿癫痫连续发作,在其意识未恢复时又见病情发作,临床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可因持续的神经元兴奋及发热而造成患儿发生不可逆脑损伤症状,同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大大增加。临床医学研究调查指出,患儿癫痫持续大于1小时,人体的脑神经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临床常规应用安定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虽然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传统的治疗方法会导致患者的肌肉活性大大降低,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增加,严重的可导致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或者意识障碍等药物副作用,导致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增加。当患儿惊厥持续状态大于30min时,其代谢率及脑血流量都在短时间内上升,造成患儿脑细胞损害,抑制患儿的呼吸及循环中枢,极易导致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心血管疾病及循环功能障碍等。强直期膈肌持续的收缩也是患儿窒息和低氧血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极易造成患儿脑损伤的同时,使患儿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徒升,导致患儿出现全身性的多系统损害。部分医学研究报道指出[2],惊厥持续状态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指造成伤害,通常表现为心肌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心律失常,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笔者为探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否会引起心肌损伤及其护理措施,检测SE患儿的心肌酶值及ECG,将其与对照组相比,同时观察为SE患儿施于系统化护理的效用,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CK-MB、CK、LDH1及LDH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其AST值差异性不大(P>0.05);ECG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异常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16.6%:57.1%),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
由此可见,小儿癫痫持续状态会引起心肌损伤,为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该护理模式可在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中推广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