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国古诗文涵养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2019-04-12杨卫民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古诗文思政

杨卫民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爱好阅读学习[注]习近平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02、410页。其中,所谈浩然之气,正是孟子等中国先贤所特别强调并长期发扬光大的宝贵品质;所谈史、诗、伦理等知识形态,在中国古诗文传统中则紧密联系为一体。对习近平阅读的研究,可参看司新丽:《习近平阅读思想论略》,《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年第5期。,其学问渊博,常引名言警句,几至信手拈来,尤其是中国古诗文涵养之深厚[注]此处所谈的中国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也包括具有古代诗歌和文言文风格的近现代人作品。在5000年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诗文的历史文化内涵悠久而丰富,为国人喜爱和传承。,令人击节。在日常发言和书面报告中,他经常自觉运用中国古诗文,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其或巧妙化用,或引申阐发,值得国人学习[注]在大众普及方面,以下著作比较突出。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二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讲故事》,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陈锡喜主编:《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此对于高校的思政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亦颇有启示[注]有学者曾做过相关研究,但主要论及古诗文学习的文学专业分析。见孙玉冰:《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总书记对古诗文的运用及思考》,《攀登》2016年第1期。。

一、习近平运用古诗文经验有益于高校思政课教学

这里主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例,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优秀古诗文的特色[注]作者还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限于篇幅,此处省却。其他相关书籍亦可作为分析对象,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具体内容见表1)。总体可以看出,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树立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关注世界大势、重视人才和谋略、推进反腐、加强自信、不忘为学为善、增进实干诸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判断。他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和重视,实际上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革命文化、现代化精神相融合,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古诗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优秀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和智慧,如源头活水,可以不断滋养当代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维和文化创新。在政治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以中国古诗文为有效载体,打通大中小学校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维护和建设中华文化源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是要认识1840年以来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在揭示中国思想文化和政治运行的双向互动过程方面,该门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原因之一就是其内容会涉及大量的中国古诗文。由此,结合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承、大学教学创新、学科发展进程、大众文化诉求等现状,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优秀古诗文的特点,将他对中国古诗文的重视落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实处,笔者以为非常可行。

二、引用中国古诗文,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之道

习近平古诗文涵养,反映了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可以看出其思想的民族性特征,因此其在引用古诗文的时候,放眼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旁征博引,雍容尔雅。从时间上来看,由春秋战国乃至更早,到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他皆有博采;从类型上来看,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文人小品、领袖言语,他都有涉猎。在惊叹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力充沛、热爱学习、用心思考、大胆创造等优秀素质的同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任何人在它面前所能展示的只能是沧海一粟。由此,我们会更加热爱和捍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中国古诗文,不仅在语言和思想上走进了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而且也容易在形式和内容上缩小与世界人民的精神距离。这种文化实践,正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追求,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美好需求,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表1 习近平运用中华优秀古诗文举隅Tab.1 Examples of Xi Jinping’s use of Chinese excellent ancient poems and essays

续表1

主题内容(括号内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页码)出处为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41、5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44、52、61),“一勤天下无难事”(4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8,183),行百里者半九十(50、167),“长江后浪推前浪”(50,185),“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2),“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70),“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7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3,40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7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7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8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1),“吾日三省吾身”(37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40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406),“以其昏昏,使人昭昭”(407)。《尚书·周书》,顾炎武和邓小平言论,钱德苍《勤懒歌》,荀子《劝学》,王子一《误入桃源》,《战国策·秦策五》,袁枚《续诗品·尚识》,《礼记·大学》,朱熹《警世贤文·勤奋篇》,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荀子·劝学》,《周易·乾》,《刘子·崇学》,诸葛亮《诫子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论语·为政》,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梅贻琦1931年12月2日就职演讲,《乐府诗选·长歌行》,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三字经》,中共十三大会议,《论语·学而》,荀子《荀子·大略》,刘义庆《世说新语》,《论语·雍也》,《孟子·尽心下》。为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5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68),“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17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0,265),“德者,本也”(172—173),“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见善则迁,有过则改”(17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18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05),“偷得浮生半日闲”(410)。《国语·周语下》,《礼记·大学》,《管子·牧民》,《论语·里仁》,《论语·述而》,《论语·卫灵公》,《论语·子路》,《论语·为政》,《孟子·离娄下》,《孟子·公孙丑上》,《论语·颜渊》,《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梁惠王上》,……《礼记·大学》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周易·益》,《孟子·滕文公下》,文天祥《过零丁洋》,诸葛亮《后出师表》,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实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74,40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74),“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云帆高张,昼夜星驰”(31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417)。《礼记·中庸》,《老子》第六十三章,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天妃灵应之记》(“郑和碑”),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刘向《说苑·政理》。 资料来源: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文以载道。中国学术文史哲一家,早已成为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周文、孔丘,堪为圣贤,构筑文史哲结合之基石,汉代司马迁等后世才人发扬光大之,中经唐宋韩愈、苏轼等文学之士,承中华道统、光文史哲要义,再至清代章学诚等学术名家重新阐释之,直到近世民国学术喷薄、思想利器鲜明,大家贯通古今,文史哲得以圆融。不难看出,因为文史哲相通,中华思想文化得以承继,华夏大地人文修养遂至超拔。

如今,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道的理解。道者,政治理想,爱国主义是其间最深沉、最根本、最永恒之内容[1]26。古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当下关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社会、民众和自我等要紧密结合,成了古今重视的议题。思政课教师把宝贵的历史和人生经验、最新的学术和社会实践成果传递给学生,这就构成了新传道路径。从习近平古诗文涵养中,可以仔细品味和学习他所论述的中国文明、革命与现代化之道,将大学生的思考引入更深广的领域中。

注重社会之根本、人生之基本、历史之本源,这是思政课教师的最大的优势。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教师着力于改革、革命和开放的基本内涵和近现代呈现,这是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不能离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貌和历史源流的了解。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本者,人文之道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阐述了100多年来中国发展之道的现代转型,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则可明显看出,中国古代之道由多元向集中的变化、由精英向民间的传播。中国古今之道都揭示变革的真谛,关键要把握好精英和大众结合的基本事实。

这里有传统之道的近现代延续和垂范。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论及林则徐,不能不提及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同学可以脱口而出。此句用典,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子产推行新政不利,却勇往直前,可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一点不仅影响林则徐,还激励无数后辈爱国求进。子产事迹及其言论和作文之道,为古人所重视。子产文风观点鲜明,论证简洁有力,引经据典,颇为体恰,足可为范。其他如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洋务运动之曾国藩的完人思想、蒋介石王阳明特色、保守派与维新派的论证等,利用中国古诗文,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道之解析更为连贯、深入。

这里有传统之道的近现代转型和创新。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可以想到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贬官至贵州,创作《瘗旅文》。该篇名为丧葬之文,实为贬官文化之呈现,作者的羁旅、游子情怀得到了鲜明而充分的表达。其间心情虽然不佳,低沉、落魄情绪可现,但行为却可赞叹。从中,可以看到先哲性格中凡夫俗子和超凡脱俗两方面的结合。有高中地方教材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八股文选入进行学习,这无疑能有利于我们对清末八股改革和科举废除事件的进一步理解。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其他,如引用学界已研究甚多的毛泽东诗词,可以增进学生革命精神的张扬和思维视野的开阔。

三、选择中国古诗文,向高校学子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古诗文涵养,重在为继承和发扬当代国家治理思想、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服务,具有新时代特征,因此其引用古诗文,常选择那些刚健雄厚、发人深省、力透纸背的内容,同时摈弃那些低级庸俗、虚头花脑、遮人耳目的文字。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是习近平阅读和学习的特色。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年,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加大。在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中,这一时期国际背景非常复杂,社会矛盾也会层出不穷。因此,提出时代之问、破解时代难题,迫在眉睫。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新举措,是建立在民族性基础上的时代创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与交融应运而生。可以说,习近平引用中国古诗文,对于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等社会中坚力量尤其是致力于改革开放事业的仁人志士来说,势必会在思想的深层次上引起共鸣。在实践上,正如“一带一路”倡议等事业的不断推进,在激发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可以说“一切真实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里,中国古诗文是为新时代服务的。加强中国古诗文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不是为了装点环境,也不是为了赶时髦,更不是为了炫耀和卖弄学问,而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每一处中国古诗文的背后,都有一出传统的故事,包含着历史经验和启迪,文化记忆和反思。习近平引用中国古诗文,重在资治通鉴和启蒙大众。在思政课堂,适当应用古诗文,不仅是为了借鉴历史,还是为了启迪学生。

将中国古诗文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贯穿到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串起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传播中国的美好声音。此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将中国古诗文的融入主要分为逐章择取和分类贯通两部分进行探索。

其一是逐章择取。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可以选取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林则徐、黄遵宪、鲁迅等人的相关名言佳句,在课堂充分展示近代有识之士的家国忧愤、救民之志;在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可以参考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的相关精彩诗文,其不同救国拯民主张和个人意志品质跃然纸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己之所好畅所欲言;在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可以例举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秋瑾等人的相关豪言壮语,师生共同体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之深情和力挽乾坤之豪情。

其二是分类贯通。以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为例,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再到秋瑾的“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如此贯通,主张经世致用的开眼看世界者、为变法而流血的仁人志士、为革命而仗群才的先行者等形象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富有时代特色,一轴生动的英雄画卷由此在课堂徐徐展开。

四、品味中国古诗文,陶冶理想情操

习近平古诗文涵养,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基础的稳固和中华文明生命力的蓬勃以及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其间的人民性特色非常突出,因此其运用的古诗文和中国民间语言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经典语言等交相辉映。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中,为民思想作为根本,有许多古诗文作为支撑,引用古诗文达30余处,参考的经史子集近30种,尤其是在第二卷中,古诗文分量更重。其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知政失者在朝野”“民惟邦本”“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等重视了中国社会发展基础的稳固;“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等等探索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不患寡而患不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民以食为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关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关注中,中国古诗文和中国民间语言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经典语言等有机相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民是初心,人民是始终。“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1]21在习近平引用的中国古诗文中,对于中国广大城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给予了深切的关怀,这些情怀、理想等也逐步落实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计划等伟大的事业中。

2014年,《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全国高校推广,对此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说:“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以此为基础,结合思政课程教学,我们可以做到文明以之、道器合之[注]章学诚认为:“器拘于迹而不能相通,惟道无所不通,是故君子即器以明道,将以立乎其大也。”见章学诚撰、李春伶校点:《文史通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文明以之、道器合之,指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和人文实践。文明以之、道器合之,就是说在生活中要以文明为准则,通过以上所述的融会贯通方法和明道即器理念,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尽可能有所实践,在行动中进一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古有“行有余力,用以学文”,今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教育的目的所在。人生为什么存在?青年学生为什么存在?目的就在于要改造这个世界。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主题,但年轻人的热情都是很高涨的。因此,有必要用文明的素养渲染青春的激情。其间,重视道器合一完成青春的跨越,非常关键。

再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笔者经常读《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以求了解国家发展之大势,从而更好地关注脚下的路。在上海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和考察中,笔者结合有关古诗文,将传统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文明的引导,关注点更集中于修身、齐家。2014年的媒体热衷于家训、家风的内容,笔者就因势利导,将家风等内容融入课堂;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笔者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道理转化成个人和家庭的变化考察。这些势必激发学生在古诗文的品味中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红色景点考察是一项课外作业,这里成为文明以之、道器合之的一项训练,关注点是治国、平天下。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祖籍”,是国民党的中兴之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中共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文化巨匠鲁迅终寓居于斯,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奋斗过;著名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的一生也多光耀沪上,等等。这里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张闻天的故乡……实施“追寻红色历史”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由此展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期内,参观在上海市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红色历史”纪念馆(陈列室、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去追寻一段往昔的“红色历史”,留下一张参观的纪念照片,接受一次生动形象的近现代历史教育,写一篇800~1 000字的感悟文章。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提供的参观纪念照片和所撰写的感悟文章,进行综合评分。在实际的参观活动中,同学们或成群结队,或个人前行,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用手机拍下自己难忘的瞬间,记录自己的个人感怀。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引用古诗文甚至用文言文写作,激发了其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写作的感染力。2018年秋,笔者直接要求学生以对联和古体诗等形式抒发参观红色景点心得,学生在新奇之余,也是积极完成任务。

教师参加学生组织的传统文化和古诗文活动,是高校思政课堂的延伸。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2013年12月25日,外语学院主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毛泽东诗歌朗诵比赛,笔者作为学生邀请的唯一一位教师评委,有幸参与其间,感受到同学们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在圣诞节之际举办毛泽东诗词朗诵赛独出心裁的创意。此既让人感到同学们在庆祝世界节日的同时牢记了我国红色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密切关联,也能让人感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历史的紧密结合。自2014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结合思政课教学主题,承办学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并且本院学生屡屡夺魁,可视为中国古诗文和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鲜明例证。

中国古诗文主要是求美,在丰富多彩的古诗文渲染、品味和比较中,学生通过思政课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声景、风景和心景,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

五、余论

文史名家有言:“文章之难,不在其言,而在其所以为言也。”[4]当代中国发展要求,必须用现代理念回应时代之困惑,用实在之方法解决实际之问题。现代理念从来离不开传统的依托,实在方法包含诸多先人的经验。在“文以载道”优秀传统的指引下,习近平古诗文涵养,与治国理政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包括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指导。中国优秀古诗文,背后都有一出或几出比较耐人寻味的中国故事,鉴于中国文史哲合一、文以载道的传统,因此品味和探究习近平古诗文涵养、发挥古诗文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功能,还应不断深入挖掘古诗文背后的哲理,合理阐释其中的治国理政之道、日常修养之味、人性关怀之情。

中国古诗文融入高校思政课,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其一,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深厚、绵绵不绝,高校思政课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诸多经典文献和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都可以通过中国古诗文来进行生动有效的阐释。这种思想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中国的巨大优势。教师积极引导并驾轻就熟后,其文化素养不断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境和习惯得到有效改善是必然的。其二,由于全球化时代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全方位、综合性的比较和择取,所以在高校思政课中搭建一方坚实的文化平台或沃土,如将中国古诗文融入思政课,对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活跃、心灵的沟通和深化是有成效的。学生在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意识的作用下,会更好地拓宽理论视野,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将古诗文作用于思政课教学,除了时时处处留心和长期坚持之外,同时也要有积极反思、大胆批判而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比如,关于古诗文精华如何融入思政课,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与文史哲等学科教师的密切合作及其自身现代信息技术的提升;思政课教师在加强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也有必要持续关注文化素质课、通识课的进展,拓宽和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5]其实,不只是语文课,其他好多课都应该学习古诗文经典。如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就更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古诗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