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二三扇事
2019-04-11何婷
何婷
收藏是老舍先生延续一生的爱好,他并不追求藏品的经济价值,而将它们当成了他生活雅趣的一部分。自孩童时起,他就随着母亲养成了爱清洁、爱花草的生活习惯,耳濡目染了旗人们独具风格的“细巧”的生活方式。即使家境贫穷,橱柜上的铜把手都残缺不全了,依然要养些容易活的花草来点缀,屋子里要打扫的干干净净,过年时才珍重地把家里仅剩的一张画匠画的《王羲之爱鹅》拿出来挂上几天。长大成家后,他和夫人都十分钟爱齐白石老人的画作,此外还搜集到一大批如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林风眠、丰子恺、关山月、黄宾虹等知名画家的作品,书籍和瓶瓶罐罐等小玩意儿也在收藏之列。对于这些藏品,他并不将其宝藏于室,而是画悬于壁,书置于案,器存于几,轮番摆设出来欣赏,津津乐道于其中画意雅韵,以及物件背后的来历,或为亲友相赠,或为辗转所得,大多包含着一段珍贵的友情故事。1959年老舍先生为《集邮》杂志所做的题词正好展现了他对于收藏的这种态度:
集邮长知识,
嗜爱颇高尚,
切莫去居奇,
賺钱代欣赏。
在这些收藏之中,有一个门类,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那就是折扇。
折扇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爱物,其价可低可昂,扇面可书、可画、可章,足以或含蓄或直白地表达自我,方便携带,也方便展示,暑天更是实用。大概正因如此,老舍也十分喜爱折扇。1930年,他由伦敦回到北京,和睽违五年的同学好友同游中南海,留下的六人合影中,四人身穿长衫,他和另一位则一身浅色西服,脚蹬锃亮皮鞋。这六人中,三人持扇,老舍侧身抱手而立,手中也隐隐露出一柄扇头。和夫人结婚后随同学去西陵旅游时,拍下的合照中,他的衣着已换成长衫,手中仍持着一柄折扇。建国后他和家人定居北京,生活安逸,留下的外出照片中,折扇更是时常出现的配饰。
老舍先生收藏的折扇中,有一批很有意趣,是包括梅、程、尚、荀等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名角所画的。这批扇子的搜集要从梅兰芳先生讲起。梅先生追求艺术创新,在创作中一丝不苟,对自我和戏剧的细节要求都很高。他曾经根据名著《红楼梦》编演过几出红楼戏,给京剧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其中一出,是根据《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丫鬟晴雯与贾宝玉斗气,贾宝玉奉上折扇,任其撕来出气,终于换来佳人一笑这一情节改编的《晴雯撕扇》。梅先生饰演晴雯,每次上台演出前,都会仔细绘上一柄折扇,演出时爽利撕了,下次演出时再重新画过。琴师徐兰沅觉得十分可惜,有次捡回扇面,裱好后送给了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得到这把扇子,又听说了其后的渊源,觉得十分有趣,便又向梅先生之外的三位名旦求画扇面。程尚二位答应了老舍的请求,只有荀慧生先生迟迟没有回音。于是老舍先生亲自书写了一张扇面,上云:“慧生同志:四大名旦多创辟剧艺,复工绘事,为艺术界多面手,予藏有梅、程、尚三先生之作,独缺荀公笔墨,写此以赠,激将法也。”之后将这把扇子赠给了荀慧生先生。荀先生终于答应了老舍先生的请求,赠以画扇,老舍十分高兴,又作诗赠给荀先生,云:“荀生胸有好山川,笔下风流胜天然。赠我云林一段景,长松巨瀑接青天。”下有小注:
慧生老友为画扇吟此致谢。一九五八年八月时全国曲艺代表在首都会演。之后又题曰:四大演员于剧艺多所创造,复精绘事,真艺术界之多面手。予藏有梅、程、尚三公作品,今得荀公笔墨,交映生辉,可傲人矣。 此后老舍陆续收集名角画扇等扇子百余把,可谓大观。只可惜这些折扇后来散佚,今日已不得一观矣。
和老舍相关的折扇故事还有一个,这里提到的一件扇面却是由老舍先生赠出,得主保存的。那是20世纪30年代时,老舍先生刚新婚,与夫人住在济南,在济南齐鲁大学任国文系教授。这时“老舍”这一笔名已经闻名文坛,老舍授课又旁征博引,精彩绝伦,引得学生挤满课室。为授课质量计,老舍备课严谨,找不到合用教材,就自己写;齐大创办《齐大月刊》,文学类稿件也是靠老舍变着法的写稿供给;同时为增加收入,他在假期及空闲时间还拼命写稿挣稿费。三项叠加,伏案时间大大增加,一时患上了背痛病,四处求医无效,于是决心锻炼身体,找到了济南老拳师马永奎。马永奎是济南人,字子元,自幼习武,会拳法、枪术。他答应到老舍当时居住的南新街住所教老舍练拳,经一段时间的锻炼,老舍的身体逐渐康复,和马拳师等人也结下了一段深厚的交情,受益颇多,在之后的小说《断魂枪》里,老舍先生塑造了三位各有千秋的拳师,把他们各自的绝招描写得淋漓尽致,读来如有刀剑声回响。这篇独有韵味的“武侠”小说能够得以完成,也得益于当时他与拳师们的交际。
为了感谢马拳师的殷殷教导,老舍先生取一扇面,用近300字记述了他跟随马拳师学拳的前因后果,赠给了马拳师。文曰:
去夏患背痛,动转甚艰。勤于为文,竟日伏案是为病根。十年前曾习太极与剑术,以就食四方,遂复弃忘。及病发,谋之至友陶君子谦,谓“健身之术莫若勤于运动,而个人运动莫善于拳术”,遂荐马子元先生,鲁之名家也。初习太极,以活腰脚,继以练步,重义潭腿、查拳、洪拳、六路短拳等藉广趣味,兼及枪剑与对击,多外间鲜见之技。一岁终,已得二十余套。每日晨起,自习半时许,体热汗下,食欲增,精神亦旺。子元先生教授有方,由浅入深,不求急效,亦弗吝所长,良可感也。端阳又近矣,书扇以赠。书法向非所长,久乏练习,全无是处,藉示感激耳。廿三年端节前三日书奉 子元先生正教 舒舍予
这张扇面被马拳师的后人珍藏,上世纪90年代才又一次现身人前。
(作者系老舍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