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2019-04-11林明哲
林明哲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受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家校联动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但家校联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缺失、主体缺位、客体缺知、队伍缺口等问题。因此,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家校联动机制基础;收集家长信息,搭建家校联动交流平台;创新宣传载体,扫除家校联动人为障碍;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家校联动人力保障。
關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联动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临着管理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际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一旦其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高校环境、融人校园文化,孤僻、抑郁、焦躁、敌对等负面情绪就会随之产生,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有研究对西安某高校2006—2015级“80末”“90初”“95后”三个年龄段近900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逐步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联络变得方便及时,但同时也产生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现象,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
(一)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的组成方式,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健康心理的形成既需要父亲在责任、勇气、担当等方面的教育,也需要母亲温柔细腻、润物无声的呵护。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完善的教育和呵护,更易出现极端人格,形成人格障碍。再婚家庭的学生,几乎都曾经历过情感和心理层面上的波动,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成为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父母、长辈过多的关注和宠爱,进入大学后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团队精神、自理能力较差等方面的困扰。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过程,主要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民主式、放羊式、强迫式。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特质,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容易实现心理健康发展。放羊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多见于农村留守儿童,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放纵心理,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强迫式的家庭教育往往使用责罚、命令甚至毒打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强迫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大学生长期身处不同的家庭环境,受到的影响也千差万别。物质环境主要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水平,经济水平过高、学生花销没有节制,经济水平太差、基本花费难以保障,都会对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因素。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更愿意理解、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困境,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排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更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此外,家庭氛围也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和挫折。
二、家校联动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有着深远的持续影响,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制度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目前,各高校对家校联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已经形成共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在家校联动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但截至目前,家校联动依然是高校内个别院系、个别辅导员的小范围或单人行动,家校联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家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
(二)主体缺位,家校联动渠道不畅、效果不佳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正由“95后”向“00后”过渡,学生家长逐渐以“70后”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经济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解决有着不同的认知,但实际却存在着家校联动中家长缺位的现象。家长的主体缺位严重影响到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畅通和效果实现。
(三)客体缺知,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抵触情绪较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争相逃离父母的管控,不愿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在主观意识上对学校和家庭实时沟通的家校联动机制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或者不乐于向双方提供相关的信息。这也对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四)队伍缺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人力不足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不充分、不完善,高校辅导员往往存在人手不足、转岗率高等问题。辅导员队伍的人员缺口及不稳定性,使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力不足。
三、家校联动视角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家校联动机制基础
工作开展,制度为先。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制度设计,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學生工作部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要积极作为,主动调研国内外高校家校联动的有效机制,认真总结近年家校联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家校联动机制,夯实家校联动制度的基础,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借鉴。
(二)收集家长信息,搭建家校联动交流平台
一是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新生人校报到之初,在做好新生信息收集工作的同时,教师还应主动登记学生家长手机号、QQ号、微信号、详细住址等有效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家长信息库,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二是要搭建家校联动交流平台。在书信、电话等传统媒介交流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创新工作平台与载体,积极搭建家校联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建立学生家长交流群、微信交流群,同时公布学校、学院相关部门微信、微博账号,为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畅通的渠道。
(三)创新宣传载体,扫除家校联动人为障碍
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纳的方式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咨询工作。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沟通交流主要平台的不断变化,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逐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为家校联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扫除人为障碍。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家校联动人力保障
制度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保障。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高校应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备,尤其是要严格按照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选配专职辅导员来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其次,高校应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培训、调研、交流学习来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强化家校联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颖,姚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4).
[2]鲁玮,余亮.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的关联性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
[3]董晓蕾,刘冀萍.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4]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