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2019-04-11王淼

农家书屋 2019年3期
关键词:宜章宜章县服务团

□王淼

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科技副县长李孝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现场进行讲解。

一场科技飓风正改变湘南小城宜章。科技,人才,创新。犹如声声号角,正伴随宜章发展的脉络,同频共振!

“田秀才”盼来了真专家

湖南省宜章县梅田有位种了30多年食用菌的“种菇大王”——黄永忠。1985年就开始种菇的老黄,在当地无异于“田秀才”,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可俗话说,“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老黄前两年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种惯了平菇等日常菌种的老黄,学着种了灵芝和秀珍菇,可是土里就是没动静。

脸上挂不住是小事,没收成才是大事。怎么办?满心焦虑的老黄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湖南省农科院教授王克勤、省食用菌研究所教授姜性坚“火线驰援”,到现场一看,乐了:老黄怕烧坏菌孢,按老一套埋土厚度才2cm,低于标准的4cm,存不住水自然不出菇。

恍然大悟的老黄赶紧“按方抓药”——不出20天,菇苗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对省城来的专家开始心悦诚服的老黄,又趁热打铁将专家们吸收为公司的特聘专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改进了原始粗放的大棚消毒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还有益于环保。

现在,在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帮助下,老黄女儿的合作社,也成长为一家集食用菌种植、收购、销售、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获得了郴州“市级示范社”称号。这样以一个产业,催生一条产业链,惠泽千万群众的案例,在宜章还有很多。

此外,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的帮助下,宜章的茶园面积由2013年的0.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3.9万亩,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80%左右,其中莽山茶园占据了全县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种植了福云六号、福鼎大白茶、槠叶齐、萍云11号、黄金茶1号、英红九号、金观音、碧春早等优良品种。

如今的宜章茶叶生产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加工向机械加工的转变,茶叶产品品质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木森森茶业、标明合作社两家茶业龙头企业先后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并通过了QS认证;莽山仙峰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宜章县莽山标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宜章莽山茶”,入选了《2015年度全国名特产优新农产品目录》;瑶益春的“莽山绿茶”和木森森的“过山瑶绿茶”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17年,宜章茶叶产量880吨,产值约13亿,上万贫困人口通过茶叶产业受益。据测算,莽山区域每亩茶园可实现年收入8000~10000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协同作战”成就“湖南经验”

多年来,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都是单线、单兵作战。2018年,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科技厅考虑到这一点,会同有关单位组建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着力打造团队式、成建制科技人才对口帮扶模式,推动全省科技扶贫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得到了中组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

从前是跟土地打交道,现在也是。不同的是,“以前是以监测为主,现在是以产出为主。”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科技副县长李孝弟这样评价自己的新职责。

半年的时间里,李孝弟跑遍了宜章县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地。支撑他的,除了两年的任期,还有这支背后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田间地头,风里雨里,跟随他的团队成员是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湖南省林科院副研究员陈景震幽默地说。他定点服务的是宜章县白石渡镇。那里,已经建起近两千亩板栗林,陈景震此行的目的是针对板栗林产量下降和落果的问题进行诊断,通过改良和科学种植,届时,板栗林的亩产有望从目前的6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

此行,他的“搭档”还有来自湖南省林科院科研管理处的处长梁军生、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刘姝娟博士。后两位的服务领域分别是林下经济虫白蜡的养殖和茶叶种植、加工,刚刚结束在宜章县城的一堂讲座,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一百公里开外的湖南瑶益春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去年7月间,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还兵分多路,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并举行座谈解决问题;8~9月,各调研小组撰写调研分析报告;10月2日,李孝弟召集县经科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研讨《宜章科技创新助推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借助“群智”,当好产业发展的“智囊团”

脐橙种植,是宜章引以为傲的明星产品,依托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和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的技术团队支持,宜章脐橙种植发展的又好又快;驻浆水乡的油茶专家夏永刚,不仅现场为企业和村民进行培训,还赠送了1000亩的赤眼蜂防治害虫绿色高科技产品,同时申报了“油茶深加工可行性研究项目”;驻黄沙镇的李基光从省科院引进西瓜、甜瓜、辣椒等新品种,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有如清风徐来,成绩喜人,但李孝弟也有了“远虑”:比如,茶叶产业重茶园基地规划建设,轻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发展;还有油茶目前附加值不高、油茶企业规模不大,采摘、加工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去年7月,宜章县组织农业专家到脐橙、莽山茶、粮食、油茶等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身兼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之职的李孝弟感觉重任在肩:宜章县是全国科普示范县,一定要为企业解决好困难,要发展好产业,对接好贫困村,要吸收好专家的意见,形成方案为种植业发展优质服务。为此,宜章县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支撑工程,提升全县科技人才支撑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帮扶提质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争资立项。

每天在忙碌中度过的李孝弟,不知不觉从省城“下乡”已半年。眼下,李孝弟和他的服务团伙伴们,对宜章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共识。

看到部分农产品因销售和运输困难,导致“增产不增收”的窘状,服务团提出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高宜章农业的抵抗风险力。为此,宜章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突出做好京港澳高速公路宜章服务区现代物流园建设,打造湖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

同时,调研报告“建设宜章扶贫科技产业园区,培育莽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也颇显眼。莽山是世界级的动植物基因库,是一篇大文章。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放大莽山生态优势,用现代科技重新武装宜章农业发展,培育莽山绿色生态生命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的支撑引领下,宜章的农业一定会更强,农村一定会更美,农民一定会更富!

猜你喜欢

宜章宜章县服务团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郴州宜章县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工作
浅谈村庄连片编制规划的判断标准——以《郴州市宜章县杨梅山镇平和洞片区乡村振兴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2020 -2035年)》为例
宜章年关暴动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南省 宜章县
神眼
神眼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