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国家戏剧在新中国的出版传播(1949—2010)
2019-04-11殷明明
殷明明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
戏剧在德语国家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戏剧仍然是德国文化的中心。二百五十多年以来,戏剧的这种地位一直没有变化”。[1]11德语世界不仅有毕希纳、霍普特曼、布莱希特等以戏剧而著名的大师,另有不少德语著名作家虽以小说为中国人熟悉,但同时进行戏剧创作,茨威格、君特·格拉斯、西格弗里德·伦茨,马丁·瓦尔泽,耶利内克等人都是如此。
本文将依据1949—2010年的《全国总书目》、《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1980—1986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重庆出版社,1989)、《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1949—1986》(中华书局,1988)等资料,对德语戏剧在新中国的出版进行梳理和讨论。其统计对象为译自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作为图书出版的剧本,这些剧本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单部单册;个人剧集、文集;作品选。剧本节选、期刊所载剧本不在统计之列,但为了说明某具体问题也会论及节选剧本和期刊所载剧本;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2010年,但也会论及该时间段之外的出版情况以说明某具体问题。文中使用的计数单位有“部”“册”“套”。“部”指单个的剧本;“册”指单本的书,可包含一部或多部剧本;“套”指一册以上的丛书。
一、德语国家戏剧在新中国的出版概况
1949年至2010年间,德语戏剧(包括载有德语戏剧的作品选)有约142册,包含剧本约276部。以册为单位的年度分布见表1。如图表所示,德语戏剧出版数量的最高点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数量最多主要是因为该年出版了《西方现代流派戏剧作品选》5册(汪义群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每册都包含德语戏剧)、《席勒文集》6册(张玉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中4册包含戏剧)和耶利内克戏剧作品3册。从作家方面看,以出版册数和所包含剧本数计,前十名情况见表2,这10位作家中,古典作家与当代作家恰好各半;瑞士与奥地利作家各1位;这些作家多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只有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陌生,将在下文详述。
表1 中译德语戏剧的年度分布(1949—2010)
表2 德语作家中译剧本数量前十位
二、“十七年”的德语戏剧出版译况
“十七年”出版的德语戏剧,一类是古典作家,如歌德、席勒等人的剧作,一类是民主德国作家的剧作。
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出版的德语剧作是郭沫若译的《浮士德》(群益出版社,1949),该译本1928年就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按《全国总书目1949—1954》所载,第二部是奥地利巴拉•贝拉兹以莫扎特生平为内容的电影剧本《安魂曲》,但这并不准确。贝拉兹虽然曾经长期流亡于德国和奥地利,但他是匈牙利人。在《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1949—1979》(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对此作了纠正,将该书归到了“匈牙利”中,所以第二部应该是廖辅叔译。
弗里德里希•沃尔夫的《博马舍》(作家出版社,1952)是新中国第一部德语戏剧新译作。“十七年”时期,沃尔夫有3个剧本单册出版,1959年还出版包含8个剧本的《沃尔夫戏剧集》上下册。其剧本翻译的种类和次数都超过了歌德,歌德在这一时期只有《浮士德》出版了3次。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十七年”,沃尔夫的创作代表了当时民主德国的戏剧主流。无论个人身份还是创作倾向,都符合时代的需要,他1924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曾任民主德国驻波兰大使。依据《德国小百科全书》和《苏联大百科全书》编写的《德国文学简史》指出,沃尔夫的戏剧是德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源头和典范,被视为“伟大的工人阶级的文学”、具有“民族的和国际的意义”。在冯至先生1958年主编的《德国文学简史》中,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东德成立后被称为“当代的重要作家”,得到优先和重点的介绍。在解放前,沃尔夫就作为反法西斯作家在中国得到了译介,他的剧本《马门教授》就多次出版。
“十七年”出版次数多的还有席勒、克莱斯特和布莱希特。席勒和克莱斯特是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1961年评选出的世界名人,而且我国都会对这些名人进行各种形式的纪念。1955年出版席勒的3部剧作《华伦斯坦》《威廉•退尔》《阴谋与爱情》,此后又陆续有5个剧本出版。席勒是该时期剧本出版册数最多的德语作家,而且《威廉•退尔》是该时期为数不多的有多个译本的剧作,1955年版是张威廉译,1956年版是钱春绮译,1961年版是马君武译。
克莱斯特的剧本出版了3册,但涉及的剧本不算多。1961年出版了克莱斯特的《赫尔曼战役》(刘德中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和《破瓮记》(白永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其中《破瓮记》并非新译本,1956年就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他也属于较早有作品在新中国出版的德国作家。若再往前追溯的话,他的剧本《洪堡亲王》在1935年由毛秋白译,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时译为《浑堡亲王》。他的作品在当时出版能达到这一程度,已是不易。当时文学史对他的评价褒贬参半,对他的现实主义成分、文类上的贡献是肯定的,但同时指出“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思想是反动的”。[2]187好在当时的民主德国已经“肯定克莱斯特为德国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民主德国1954年出版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中收录了他的剧本《赫尔曼战役》《洪堡亲王》《破瓮记》和小说《马贩子米哈尔•戈哈斯》。[3]184
布莱希特在这一时期有3册(包含剧本4部)出版,从数量上不算少,但和他的地位成就相比,还是很不够的。这三册书都在1959年才出版,而他1956年就去世了。在他身上体现了文学译介的复杂性。布莱希特生前就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中国的文学史给予他很大篇幅,称他为“德国现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与贝希尔、西格斯、沃尔夫等人一起被定位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2]362各类刊物也对布莱希特的创作和理论进行了介绍,据学者统计,“十七年”期间关于布莱希特的报道和论文有23篇;[4]362他去世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了相关报道。但他剧本的出版一直要到1959年,这与布莱希特的地位很不匹配,如冯至先生在《布莱希特选集》后记中所言:“在布莱希特去世三年以后,才能有这样一个分量单薄的选集出版,我们觉得是有些太晚了。”[5]326
从身份来说,布莱希特较为特殊,他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反法西斯主义者,1933年纳粹上台后便开始流亡,1948年回到东德,创建领导了柏林剧团,曾任东德艺术科学院副院长,但他没有加入共产党或统一社会党,甚至战后他申请了奥地利而不是东德的国籍。东德政权给予布莱希特礼遇,但对布莱希特的文艺观念和戏剧创作并没有全盘接受;布莱希特与东德的文艺政策也多有疏离,当时东德文艺理论的权威是卢卡契,而布莱希特的观点与卢卡契的观点是冲突的;他和当时东德另一位重要戏剧家,此时在中国得到充分译介的沃尔夫是两种戏剧观的代表,这些使得“布莱希特生前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坛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6]243
1959年情况发生了转变,不仅布莱希特的多部作品出版,而且在10月份,由黄佐临执导、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排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首次搬上了舞台,这是第一部在新中国上演的德语戏剧①。之所以在这一年布莱希特受到集中的译介,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布氏在东德的处境来说,1956年卢卡契作为“修正主义”的代表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这恐怕影响到了东德政权对布氏的态度。所以1959年中国和民主德国建交十周年时,“我国文化部和民主德国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互相交换剧本,德方演出我们的《十五贯》,我方演出布氏的《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4]365
另外的原因是1956年广州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会,日本戏剧家千田是也向时任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强调了布莱希特的重要性;同年西德作家威森堡(现译魏森波尔恩)向毛主席提出“应该翻译的是布莱希特的书”。[7]10
三、新时期以来德语剧作的翻译出版
文革期间外国文学作品出版很少,德语戏剧只有一部《弗兰茨•冯•济金根》在1976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革结束最初两年所出版的德语剧作结构与“十七年”无变化,1978年所出版的是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1977和1979年未见德语戏剧的出版。1980年,德语戏剧的译介才又重新发展起来。从存在形式上来说,不仅有单部单册和个人戏剧集,而且在各种作品选中选择了德语戏剧。下面将从两个方面,也就是单个作家的戏剧集出版情况和各类作品选中的德语戏剧进行论述。
1. 单个作家戏剧集的翻译出版
在个人戏剧翻译出版方面,布莱希特、歌德、席勒、迪伦马特、耶利内克等受重视,都有戏剧集出版。
布莱希特剧作的出版有两个重要时间点。一是1980年,这一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丁扬忠译的《伽利略传》,易漱泉等选编的《外国戏剧选》选了《伽利略传》,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独幕剧选》选了他的《例外与常规》。也是在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高士彦、高年生、潘子立、张黎、卞之琳、孙凤城等人译的《布莱希特戏剧选》(上下),包含了8个剧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还由黄佐临导演,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另一个时间点是2001年,这一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布莱希特戏剧集》(三册),包含了18个剧本,是目前最全的布莱希特戏剧集。 1999年是歌德诞辰2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各推出了一套《歌德文集》。其中以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规模最大,戏剧收在第7、8册,包含了16个剧本,是目前剧本最多的歌德剧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歌德文集》中戏剧都只占1册。
2005年是席勒逝世2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张玉书主编的6卷本《席勒文集》,其中戏剧占了4卷,包括了11个剧本,其中多部是首次译出。
毕希纳是德国非常重要的作家,1923年设立的毕希纳文学奖是德国最重要的奖项。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傅惟慈译的毕希纳《丹东之死》。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毕希纳文集》,包含了3部剧本。
1981年叶廷芳等译的迪伦马特的《迪伦马特喜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选集包括了5部剧本。其中《老夫还乡》并非第一次译出,196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出版了黄雨石的译本,《迪伦马特喜剧选》用的还是这个译本。2002年、2008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都出版了叶廷芳、韩瑞祥译的《老妇还乡:迪伦马特喜剧选》,这两个选集所包含的剧本相同。但和1981年版的选集相比,有一个剧本不同,1981年版选的是《弗兰克五世》,2002年和2008年版中无此剧,而是代之以《流星》。
耶利内克是为数不多二战后出生、在中国有多部剧作出版的奥地利女作家。2005年她有4册9部戏剧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这三家出版社出版。其中《娜拉离开丈夫以后》是一本包含6个剧本的戏剧集。另一个剧本在中国得到出版的战后作家是聚斯金德,即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低音提琴》。
2. 重要作品选中的德语戏剧
新时期之前德语戏剧主要是以单部单册的形式出版,只有布莱希特、沃尔夫等少数以个人戏剧集或个人文集的形式出版。1980年开始,出现了几套外国文学作品选,其中译介了不少重要的德语戏剧。这些文学作品选对德语戏剧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剧本大多篇幅不大,都以单部单册的形式出版很不现实,作品选能够包含那些重要但难以单独出版的剧作。这些作品选有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作品选,包含了多个国家、多个作家、多种体裁的作品;另一类是多人戏剧选集。重要的综合性外国作品选有三套:袁可嘉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施蛰存主编的《外国独幕剧选》、汪义群主编的《西方现代流派戏剧作品选》。
袁可嘉等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于1980年开始出版,1985年出齐。这套书的出版对西方现代派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80年出版《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卷上下册)在“后期象征主义”中选了霍普特曼的《沉钟》(谢炳文译),在“表现主义”中选了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傅惟慈译)、恩斯特·托勒尔的《群众与人》(杨业治、孙凤城译)。1985年《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四)》收了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
前三部剧本不是第一次译出,《沉钟》是1937年4月由谢炳文译,上海启明书局出版;托勒尔的《群众与人》1928年由李铁声译,以《群众=人——二十世纪社会革命剧七场》为名连载于《创造月刊》2、3期。[8]198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是1923年由陈小航从英文译出,载于《小说月报》,后又由梁镇从德文译出,于1934年中华书局出版,时译为恺撒《从清晨到夜半》。在译者序中,梁镇对凯泽评价很高:“霍普特曼过去了。苏德曼更过去了。现在德国舞台上最占势力的剧作家是恺撒”“据批评者的公论,这不仅是他的一部杰作,并且还是表现派的代表作”。虽然这三部都非首译,但也是时隔数十年再次为国人所了解。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高中甫、韩耀成译)是第一次译出。同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黄永凡译的《四川好人》。
1981年开始出版,1992年出齐的施蛰存主编的六卷本《外国独幕剧选》也选收了多部德语戏剧。《外国独幕剧选1》(1981)选了弗朗克·维特金德的《男高音歌手》、海尔曼·苏特曼的《戴亚王》、卡尔·艾特林格的《利他主义》。1982年出版的《外国独幕剧选2》(1982)选入显尼志勒的《绿鹦鹉》。1983年出版的《外国独幕剧选3》选入汉斯·格罗斯的《明天的战争》。1992年出版的《外国独幕剧选5》选入阿尔弗雷特·马图舍《预言》、君特·格拉斯《摇呀摇》、马丁·瓦尔泽《家庭战役》、沃尔夫·甘希尔特·夏默《夜景》;1992年出版的《外国独幕剧选6》选入奥地利哈拉尔特·苏默尔《邻居》、杜伦马特《傍晚发生的小事》。这里面的维特金德、苏特曼、显尼志勒、瓦尔泽、格拉斯都是德语文学中极重要的作家。前三者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译介,而且苏特曼、显尼志勒的译介规模都很大。
苏特曼(又译为苏德曼,1857—1928)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有影响的自然主义作家,中国对其的译介也很早,“很可能是近代第一位其作品较完整地被译成汉语的德国作家”,[8]129其小说1904年译入,他的剧本最早译入是1930年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编辑部出版《故乡》。这部《戴亚王》也不是新译,1945年十日谈书社就出版了施蛰存译的《戴亚王》。[8]133这次所使用的也是这个译本。
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现在一般译为施尼茨勒,在20世纪上半叶很受关注,也是1902至1949年间翻译出版种数最多的,这个时期中国大陆出版的奥地利文学有20种,其中有13种是施尼茨勒。[9]285这部《绿鹦鹉》也不是第一次译,1929年上海乐群书店就收了赵伯颜的译本,这里所用的是杨小石的新译本。
维特金德(1864—1918),现译有韦德金德、魏德金德,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始祖,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春醒》(汤元吉译,时译为卫德耿)。这部《男高音歌手》应是新中国第一次译介魏德金德。其作品虽然在《外国独幕剧选1》(1981)就有刊载,但数量毕竟太少,代表性也不够。《青春的觉醒》是韦德金德的代表作,其实就是1928年汤元吉译的《春醒》,但毕竟年代太久,需要有一个新的译本。
马丁·瓦尔泽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8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马仁惠译的小说《菲城婚事》,而这部《家庭战役》应是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戏剧。君特·格拉斯因获得了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在中国很有名望,他的剧本《摇呀摇》是第一次在中国出版。
1989年开始出版、2005年出齐的汪义群主编《西方现代流派戏剧作品选》(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包含了多部德语戏剧。该系列有5册,分别是写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叙事体戏剧、荒诞派戏剧及其他。除第5册“荒诞派戏剧及其他”无德语戏剧外,都收有德语戏剧。“写实主义”(1989)收录霍普特曼的《日出之前》;“象征主义”(1991)收录霍普曼斯塔尔的《傻瓜与死神》和霍普特曼的《沉钟》;“表现主义”(1992)收录哈森·克勒弗尔的《儿子》、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托勒的《变形——一个人的奋斗》、韦德金德的《青春的觉醒》、佐尔格的《乞丐》、恩斯特•巴拉赫的《死亡之日》;“叙事体戏剧”收录彼得·魏斯《马拉/萨德》、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高加索灰阑记》《例外与常规》、海纳基•普哈特《奥本海默案件》、马克斯·弗里施《毕德曼和纵火犯——一部没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剧》。
霍普曼斯塔尔是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作家,冯至先生在1990年第四次德语文学讨论会开幕辞中特别说道:“霍夫曼斯塔尔,人们尚仅知道他的盛名;也许是由于他的语言过于圆润纯熟,他的诗剧和散文至今还没有人敢于问津。”[10]25确实,国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介绍霍夫曼斯塔尔,建国后也有诗文零星译入,如1997年第6期的《世界文学》刊载了随笔《美好时日的回忆》(孙坤荣译)、1998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刊载了杨劲译的小说《第672夜童话》和散文《途中幸福》。这部剧本首次译出。
在专门的德语戏剧选本方面,1999年出版的童道明主编《世界经典戏剧全集》中的《德语国家卷》有三册,由张黎担任主编,包括剧本22个。其中有3个剧本是第一次译出:霍普特曼《马车夫亨舍尔》(陈恕林译)、霍尔瓦特《意大利之夜》(张黎译)、彼得•魏斯《法庭调查》(关惠文译)。其中,霍尔瓦特作品第一次出现是在1940—1941年,《现代文艺》杂志连载了他的小说《第三帝国的兵士》(黎烈文译),1949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1982年《外国戏剧》刊载了他的剧本《信念爱情希望》。另外值得一提的剧本还有1986年《外国文艺》第6期刊载的马克斯•弗里施《安道尔》(吴建广译)和1998年《戏剧艺术》第5期刊载的海纳•米勒《任务——一次革命的回忆》(丁扬忠译)。这两个剧本虽然都不是第一次译出,但马克斯•弗里施和海纳•米勒这样很有影响却少见译本的作家,在选集中出现,仍很有意义。
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全集》也有《德国戏剧经典》,包含了剧本20部。虽然数量不少,但面窄,瓦格纳13部、歌德4部、席勒2部、沃尔夫1部,都为旧译,没有新作家也没有新作品。
四、德语戏剧在中国的出版走势
从数量上看,新世纪以来德语戏剧的出版量是不小的,在2005年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但总的来看,德语戏剧翻译出版的趋势并不乐观。因为这一数量优势首先是依靠老剧本的再版,像新世纪十年间《浮士德》就出版了至少10册。另外,200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再版了袁可嘉等主编的《现代派作品选》,2005年出版《西方现代流派戏剧作品选》5册中也有3册是再版。
真正的新译介剧本并不多,主要有彼得•魏斯《马拉/萨德》(载于《西方现代流派戏剧作品选》第四册),茨威格和耶利内克的多部剧作、聚斯金德的《低音提琴》、奥地利汉特克的《骂观众》。前者是1989年就开始的出版项目,茨威格的3部戏剧是作为《茨威格文集》的一部分出版,耶利内克的剧本是受到她2004年获诺贝尔奖的带动,聚斯金德则是因为他的小说《香水》。像汉特克的《骂观众》这样纯粹因为戏剧的缘故而被译介的剧本已经少见。
在一些新的选本中,德语戏剧比重下降甚至消失。2002年刘象愚主编的《现代主义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只节选了《从清晨到午夜》的第三场和第七场。同年出版罗钢选编《后现代主义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只选了一部德语剧作,即奥地利汉特克的《骂观众》。
2008年郑克鲁、董衡巽主编的《新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学林出版社)没有选德语戏剧,在德语戏剧表现突出的表现主义部分,选的是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卡夫卡《变形记》《地洞》和奥尼尔《毛猿》。2009年郑克鲁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复旦大学出版社)也没有选德语戏剧。聂珍钊《外国文学作品选(18世纪至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节选了《爱美丽雅迦洛蒂》《阴谋与爱情》和《浮士德》。
新世纪外国戏剧选本本身就很少,截止2010年只有王化学编选《20世纪外国戏剧精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和曹路生等主编的《安魂曲(外国剧本卷)》(百家出版社,2008)。前者选了汉斯·格罗斯的《明天的战争》,后者选了海纳•米勒的《任务》,两部所用的都是已有的译本。甚至有的选本就没有选戏剧。如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该选集以全文的形式共收入诗歌119首,小说和散文65篇,却无一部戏剧。
一些重要的戏剧家的译介没有得到推进。如布莱希特的译介在三卷本《布莱希特戏剧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达到高峰后,再无新剧本译入出版,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虽然推出的“布莱希特作品系列”4本,但都是剧论和文论。一些当代著名的德语剧作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译介,如海纳•米勒,按照丁扬忠先生的说法,“欧洲评论界认为他是布莱希特之后德国最杰出的剧作家”。[11]117但这样重要的戏剧家只有一部《任务》在中国出版。
五、结语
在中国的文学诸体裁中,戏剧应该是受众最少的类型,其出版量比诗歌还要低。以2000至2010年为例,这十年间,“外国文学诗歌和戏剧分别占到总品种数的2.2%和1.3%”,德语戏剧的比例更低,“德国诗歌约占总量的1.3%;戏剧约占总量的0.8%”。[12]19不要说彼得·魏斯、海纳·米勒这样小众的作家,即使是君特·格拉斯这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戏剧也是被忽视的部分。格拉斯的小说除了《蜗牛日记》(1972),都已经在中国翻译出版,而戏剧仍只有一部独幕剧《摇啊摇》(《外国独幕剧选5》,1992)。这样的出版规模对于重视戏剧的德语文学多有欠缺。
注释
①《阴谋与爱情》于1959年上演,但是在11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