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主体、宽渠道”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9-04-11王玉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系部保障体系渠道

王玉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责任担当是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主要责任。高等学校应坚持内涵式发展,注重办学规模与人才质量的协调统一,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建立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及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的前提,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结合参与管理、目标原理以及 PDCA 循环等理论,构建“多主体、宽渠道”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子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决策指挥系统、质量标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条件保障系统、监控与评价反馈系统。

1.1 决策指挥系统

决策指挥系统的职能主要为确立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学校四大规划,确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以及教学质量奖惩政策等重大事项的决断、指导与调度[2]。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标准, 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标准,衡量教学服务水平的标准等共同构成的质量标准体系。

1.2 运行管理系统

运行管理系统的职能主要包括执行质量标准,组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及时掌握并把控教学工作的具体运行情况,组织各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活动,如优质课、公开课等比赛;组织体现和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科技竞赛或专业竞赛以及各类测试,广泛收集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提出质量改进建议[3]。

1.3 条件保障系统

条件保障系统的职能主要包括围绕教学工作需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各种条件支持和保障,如根据学生规模合理配备教师资源,为教师培训与科研工作、学生竞赛等提供资金保障;为方便师生获取各类知识的图书馆建设;为实习、实验(实训)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保障以及校园环境、办公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1.4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系统职能主要包括监督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采集反映教学质量的各类信息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深入分析教学质量评估结果, 进行全面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并深入挖掘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原因,控制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收集并整理改进意见或建议,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决策指挥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系统是直接教学方面信息,分析、评价教学质量情况,并将改进意见反馈给相关责任人的,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与教学质量关系最直接的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聚焦至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系统方面。

2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征

2.1 广泛性

基于参与管理与目标管理理念,构建形成的“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广泛性的特征。首先,参与管理与目标管理均强调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有助于增强组织内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4]。“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广泛性特征主要体现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上。

第一,监控主体的广泛性。“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主体包括学校督导组、院系部督导组、校级督导员、教研室督导员、专家、同行、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等,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

第二,评价主体的广泛性。“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由在校生与毕业生、专家、同行(包括全体教师)、社会等构成,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开教学质量评价。

2.2 多元化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监控方式、评价方式及反馈形式的多元化。

2.2.1 监控方式的多元化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方式主要包括教学检查、试卷与论文专项检查、实习专项检查、同行听评课、专家听评课、日常教学巡查、学生实时监控等。

2.2.2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院(系部)领导评价、学生评教、实习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与社会评价等方式。

2.2.3 反馈形式的多元化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馈形式主要包括信息员通过现代通信方式(如 QQ 群)开展日常性随机反馈、面对面反馈、专题座谈反馈、书面简报形式反馈(校级督导简报,院(系部)日常巡查通报)等形式进行教学质量反馈。

2.3 高效性

目标管理、参与管理与PDCA 循环理论相结合构建“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将目标细分,责任到人,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2.3.1 发现问题的及时性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目标细分,责任到人,并让全员参与其中,树立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对计划执行的检查与改进,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2.3.2 解决问题的及时性 PDCA 循环理论中“C(check)”即检查,主要任务是对执行计划的总结,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即处理,主要任务是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致力于在下一个 PDCA 循环中解决[5]。

2.4 循环改进

如图1 所示,“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一样,“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遵循 PDCA 循环进行过程控制,确保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具有不停运转、循环改进的特点。

3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3.1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如图1 所示,三级监控、两大检查、两类评价和两项日常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简称“3-2-2-2”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3.1.1 三级监控,主体多样,全员参与 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的提升,众多高效均设有教学督导人员,但仅设置了校级教学督导员,大多为退休返聘的教师,监控主体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图1“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将目标管理及参与管理相结合,强调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及目标的制定与执行,丰富监控主体。在全员参与确定学校总体目标与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各院(系部)结合自身情况根据校级制度和总体目标,制定院(系部)相关制度与目标,各教研室根据院(系部)目标制定各教研室目标,最终将目标细分到各教研室每位教职工处。根据目标实现程度,以月度为单位对院(系部)、教研室和每位教职工进行考核。

“多主体、宽渠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学校督导组和校级督导员监控的基础上,增设院(系部)督导组及教研室教学督导员,由院(系部)督导组组长带领各教研室教学督导员会同各教研室内全体教师,开展日常教学质量的监控, 进一步丰富教学督导队伍,监控主体十分广泛,有助于开展全面地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将此督导工作机制简称为三级监控机制。在三级监控机制的指导下,全体师生均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中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1.2 规范各项检查,突出重点,涵盖面广 “多主体、宽渠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两大检查即教学检查与专项检查;两大日常即日常巡查课与学生日常监督教学。

两大检查所涵盖的内容广泛,突出关键点的监控。其中,教学检查包括经常性和定期性教学检查,涵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教学大纲的编制与修订、课件检查、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执行情况、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与实习、各类档案的存放与管理等各个方面。专项检查包括毕业实习专项检查、学风专项检查、实验(实训)室利用情况专项检查、重点课程建设专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期末试卷专项检查、作业专项检查等项目[6]。

两项日常即院(系部)日常巡查课与学生日常监督教学。日常教学巡查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及教学环境等情况的检查,巡查主体为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与院(系部)督导组,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任课教师在岗情况、执行教学规范情况;班级教学秩序与学习状况(包括到课率、听课率等);校内实验实训课情况;教学环境与设施情况等方面。学生日常监督教学主要为学生日常上课过程中, 针对教材、教师授课、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监督,学生可反馈给学生信息员, 由信息员反馈至教研室教学督导员处或院(系部)督导组及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亦可直接反馈给教师或三级监控的各级成员处。

不论是两大检查还是两项日常均由重点监控点,对直接关系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监控点应进行重点监控,如试卷、论文、课堂教学等。

3.1.3 两类评价,具体可量化,严抓教风、学风 “多主体、宽渠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两类评价即评教和评学,是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收尾项。其中,评教主体多样主要包括学生、同行、专家、社会等,确保评教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学生评教渗透于日常学习中,是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主力军之一,其渠道建设方面可通过建立 QQ 或微信群的形式,提供新型评价渠道,及时获取信息;同时,院(系部)督导组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可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搜集评教信息;最后,每学期期末结课后,要开展学生匿名网上集体评教,确保期末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同行及专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的中坚力量,其评教主要包括日常随机听课监控等形式。社会评价主要包括实习基地、毕业生单位、企业专家等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

评学即为了保障良好的学风,更好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而开展的,评学主体主要为授课教师、带班辅导员及班内同学。教师及辅导员对所带班级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可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和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学风建设。

无论是评教或是评学均有量化内容,结果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3.2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健全并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构建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多主体、宽渠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求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多元化,评价与反馈渠道灵活多样,确保及时将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信息反馈至相关教师处。

3.2.1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与渠道 由图 1 可知,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主要有五大类,具体而言由学生主体、院(系部)督导组、同行与专家以、教务处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社会评价主体构成。其中,学生主体以毕业生、在校生为主;同行主要包括全体教职工;社会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实习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等。

由图1 可知,教学质量评价渠道与教学质量反馈渠道均有十种之多,渠道灵活多样,既有日常性评价形式,又有常规定期性评价形式。日常性评价渠道主要有信息员群内的日常评价、日常教学巡查、听评课三种。定期性评价渠道主要包括教学信息反馈、学生评价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教、专业评估与课程评估、教学检查[7]。

3.2.2 教学质量反馈主体与渠道 本文的反馈主体为直接将教学情况反馈至相关责任教师处的责任人或部门,由图 1 可知,教学质量反馈的主体有四大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主体、院(系部)督导组、同行与专家以及教务处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学生主体以毕业生和在校生为主;同行主要包括全体教职工。与评价主体不一致之处在于未将社会主体列入反馈主体中,主要原因为实习单位通常将学生实习情况直接反馈至学校、院(系部)或带队教师处,由四大反馈主体直接反馈给具体教师;毕业生就业单位通常以填写学校或学院下发的邮件形式进行评价与反馈,未直接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处,而是由四大反馈主体直接反馈,因此未将社会评价主体列入到反馈主体中来。

4 小 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微课、慕课应运而生,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转变传统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理念,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丰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主体, 拓宽教学质量监控渠道、评价渠道及反馈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系部保障体系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理路探究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浅述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系部建设有机结合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