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密云区吉家营村戍边堡寨聚落特色研究*

2019-04-11李春青刘奕彤阚丽莹

中国名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山墙烟囱民居

李春青 刘奕彤 阚丽莹

在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的新城子镇南部,有一座与北京北部戍边长城具有紧密关系的中国传统村落吉家营村,明代万历年间朝廷在这里建营屯兵,村周边建有方形堡寨墙,是当时北方防卫外族入侵的长城防卫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典型的戍边堡寨聚落和京郊极具代表性的北方民居聚落之一。由于该村历史传统悠久,防卫特色凸显,石砌民居典型,2013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其列入全国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实际上,早在1996年“吉家营堡寨”就被公布为北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样在2013年,“长城-吉家营堡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吉家营成为“双国保”性质的传统聚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1 山绕水邻的自然环境

吉家营村坐落于密云区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西北麓,距离北京市区约137公里,村北5公里就是新城子镇,交通便利(图1)。雾灵山曾叫付凌山,“其阳曰万花台,其阴曰清凉界。高广深邃,东陵主山也。”(《密云县志·卷一·舆地 山》)可见,吉家营村在雾灵山西北,地处清凉界。村落地处丘陵地带,村周围群山环绕,地势南高北低,村北有一条名为小清河的河流,为安达木河的支流。安达木河曾称乾塔木河,发源于河北省滦平县涝洼村北山区和承德县乱石洞子,分别由北岭和黑关入密云境内,在曹家路村东汇合后称安达木河,吉家营村位于安达木河南侧的山沟内。该地区河道较多,地表水比较丰富,再加上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形成了既适宜生产又适宜生活的环境,景色优美而怡人(图2)。

明代修筑长城时,通过屯田政策解决驻军的粮饷问题,同时发展沿线生产。因此,长城沿线堡寨的功能被定位为“亦守亦居且亦耕”,选址既要扼守关隘、居险驻塞,形成天然屏障,达到军事防御的主要目的,还要同时考虑具备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因此吉家营村山绕水邻的周边环境成为修建堡寨的优势条件。

2 历史悠久的人文环境

吉家营村元代就已聚落成村,原名吉家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初年,因这里地处要塞,开始在此建营屯兵,称为吉家营城,历史上曾是明代蓟镇西协四路之一的曹家路城管辖之下驻守关口的军营堡寨。在《密云县志·卷一之三·舆地图说》中有一张曹家路城基图,上面写着曹家路城共管辖包括吉家营在内的堡寨十二处(图3)。因为这里地处要隘,明代设置提调署,清代设有把总署,就建在原来明代的管理机构基址那里。目前,吉家营的城志还保存于密云区博物馆内。

抗日战争时期,吉家营被日军多次扫荡,满目疮痍,城墙和很多传统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建筑材料匮乏和村民认识水平的局限,很多已坍塌的城墙上的城砖和石头被居民拆下来建造房屋,从而导致目前城墙仅留存了大约原城墙的四分之一。当前,村内还有郝家大院等几处古宅,保存较好,村西口堡门外有两株古槐,树冠参天,枝繁叶茂,为国家三级古树名木,据说该树栽植于清朝年间,生长状态良好(图4)。以前村东口堡门外也有两棵大树,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村内小学没有桌椅,被学校砍倒使用了。堡门门洞的大门曾经是木制的,1958年村子里发大水,将木门搭在河上当桥,被大水冲走。随着时间流逝,吉家营作为明代长城附属堡寨的军事作用逐渐减弱,逐步演变为传统农业村落,居住用地也慢慢扩展到了城外。目前,全村共由5个自然村组成,再加上东西两城,面积共约6.65公顷。2004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出资修缮了吉家营堡寨的东门和西门,基本恢复了原貌。

吉家营村的人文环境主要受到北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崇拜北方传统的神灵。例如,过去村内及周边有药王庙、老爷庙、真武庙、娘娘庙、城隍庙、火神庙等九座寺庙,大多毁于文革时期(图5)。目前保留下来的寺庙有药王庙,每年清明时节都会在村子里举办庙会,周边的村民都会前来祭拜祈福。另外,还保存有两处寺庙遗址,一处是村内南侧农田区的城隍庙遗址(图6),基址处还保存有石头砌筑的高台,大约1.3米高,庙东侧有一处附属的戏台遗址(图7),也存有一部分高台基;另一处菩萨庙在村内的民居区,仅仅两开间,目前已经坍塌,仅剩残垣断壁。村东侧还有一处摩崖石刻遗址。

3 东西双门、矩形堡寨的防御体系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不同时期均有所修筑和增建,明代达到高潮,使长城成为一项重要的军事工程,最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保护条例》中所称的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城墙而已,而是包括长城的墙体、堡寨、关隘、烽火台、敌楼等等,是多项防御工事联合组成的完整性防御工程体系。所谓“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就是指密云地区由很多沿长城边墙的堡寨形成的驻兵居所,防御农耕两不误这种类型,吉家营村的堡寨就属此类。而明代的屯兵又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寨等,吉家营村就是属于曹家路城管辖下的第五级屯兵城,是曹家路城的后防,临近司马台长城。堡寨多选择既能伏兵又能攻敌的有利地形,砖石包砌,城门两侧有登城马道。一般南堡墙正中设门,有以门为中轴线的南北主干道,道旁分布衙署,堡内设屯仓、水井等。吉家营堡却因地制宜地将堡门设在了东西两侧,道路也因门而东西设置。

由于堡寨是最小的屯兵单位,需要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围合性。因此,吉家营堡寨聚落由外而内形成了层层紧密的多级防御体系。首先,吉家营堡寨依山面水,通过天然防卫环境获得防御优势。其次,城堡的整体堡墙轮廓呈矩形,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约165米,面积约3.69公顷(图8)。矩形的堡墙强化了聚落空间的内外分隔,对内表现出居住安全性,对外表现出抗击防卫性,满足了为战时提供必要的物力和兵力的目的。堡墙宽约6.5米,堡墙外用大青砖砌筑,内部为大块石块砌筑,中间填土。这种很厚的围合性堡墙除了抵御外敌,平时还有抗洪防灾的作用。第三,矩形堡墙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堡门(2006年进行了修缮),东侧堡门宽4米,高6.07米,通高8.6米,门洞上刻有“镇远门”;西侧堡门宽4.34米,高6.55米,通高8.45米,门洞上刻有“吉家营”(图9)。 堡门是连接堡寨内外的主要通道,高大的堡门给敌人以神秘感和压迫感。第四,吉家营堡寨内南侧预留了农田作为耕种用地,而将民居和院落多集中在堡内的村北、村东和村西面,这样即使被敌人围城数月也不会断粮断草。由此可见吉家营堡寨聚落完美的规划与设计策略。

4 曲尺形街巷塑造迷魂阵

村内除了上面提到的防御措施外,最独特的就是连接东西两个堡门的曲尺形街巷了,这在一般的堡寨中极为少见,其目的就是为了巷战构成迷魂阵。原来当年在建设堡门时,建堡者特意将东西两座堡门相互偏离,东门偏向北,西门偏向南,这样如果敌人进攻堡寨的话,无论从哪边堡门攻入,堡内居民和官兵撤离时,都可以在曲折的巷道中和敌人周旋,从而掩护撤退并争取时间。而对敌人来说,一进堡后,也不会形成直接从东西两门鱼贯而入顺利攻击的趋势,反而会被街道迷惑,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可见,堡寨内部的街巷进一步加强了防御,相互交错形成迷宫般的路网结构,可守可退,方便作战(图10)。

吉家营堡寨内的传统街巷空间是在明代建堡时为军事防御规划而形成,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现有的路网结构。主要由连接东西两座堡门的三条街道,即大街、前街、后街组成。大街正对东堡门,前街正对西堡门,后街偏南,推测为后来形成的。堡寨内的街巷曲折相连,街道的宽窄与路口的曲直变化形成复杂的道路网,从而增强了堡寨内部的防御性。城内主干道宽约7米,新增南北向道路宽约5米,巷道空间曲折多变,宽度大约为2-3米,周边民居建筑基本为一层,街道空间尺度宜人。

5 吉家营民居的形态特征

5.1 单一矮墙院逐渐变为复合式四合院

吉家营村早期的传统民居多为简单的院落式,即正房前加一个不足一人高的矮墙围合的方形院落,院门开在南院墙中央,具有一定的外向性特征。院落布局多借助南高北低的地势,采用坐南朝北的布局,后来逐渐改为坐北朝南(图11、图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村民在院子中加建了东西厢房及倒座,组合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民居建筑多为单层硬山顶,采用“一堂二内”的平面布局。也有开间多的,“堂”为正房中的公共空间,也就是厅堂,“内”为私密空间,也就是厅堂两侧的卧室,整体风格简洁朴实。

村内还保存着一组价值较高的多路多进四合院式古民居,建造精美,但是亟待修缮。它是东堡门内著名的郝家大院,主人是当地的地主。以前大院前有大门楼,大门一关,整条街都是地主家的领地。据说郝家当年非常富有,曾用18头骡子向北京驮大洋钱,足足驮了三个月。解放后,其后人移居香港,这座大院的房子被农民们分了,所以现在居住着多户人家。大院的几座四合院建筑几乎都是青砖砌筑,磨砖对缝,建造技术精美。原大门内部的巷道上,还保存有两个巨大的上马石,石头旁边就是条石砌的台阶,石头凿工精美(图13)。再向里走左转弯进入一条巷子,里面有一座砖砌影壁墙,砖雕精美,雕有葡萄、石榴、佛手、柿子等吉祥图案(图14、图15)。影壁左右各有院门一座,其中右侧的门口有一对石质方形门墩,上面刻有佛手、竹子、仙鹤、菊花、甜瓜等,寓意吉祥、平安、长寿、多子多孙,展现了我国乡村文化的深厚与质朴(图16)。由于文化大革命时这里住着烈士家属,因此这些砖雕石雕得到了完整保护。由左侧院门进入跨院,只见厢房的山墙上有贴山影壁(图17),砖雕精美,上面隐约显示出过去书写的毛泽东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可见这里不仅传统建筑艺术精美,还充满了红色革命文化的痕迹。

5.2 圆石块砌筑的特色民居

吉家营地处偏远,交通与经济均不发达,乡村旅游和翻建房屋的情况较少,从而使村落内的传统民居保存较好,整体风格统一,风貌古朴,极富京北地域特色。

这里的民居使用河里的大鹅卵石砌筑的较多,因为村周边水系较多,河床上有大量被长期冲刷形成的圆形石块,村民就地取材,使之成为了主要的建房材料。在建筑山墙转角、屋顶起坡等承重部位时,多采用青砖砌筑,其他部分填充圆形石块,从而达到省砖的目的。村内民居常见“五花山墙”的形式,就是在山墙上用砖砌出多个墙空心,空心中使用圆形石块填充,形成五块方形的“花墙”,精美而富有特色,故名之。建筑的屋顶多采用双坡顶、干槎瓦屋面和蝎子尾屋脊。正房和厢房的前檐窗下墙,也是采用圆形石块砌筑,形成虎皮石纹理,极具特色(图18、图19)。这种节省砖块、就地取材的巧妙做法,累积传承而形成了当地的一种建筑特色。

吉家营村的民居还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崇尚礼乐、趋吉避祸,这种传统思想通过各种文字题刻和吉祥装饰纹体现,表达人们美好的精神寄托。西堡门外左侧有一青砖矩形随墙门,门中有砖砌拱券洞门,洞口上部有白灰抹的方形匾额,上书黑色隶书“里仁为美”(图20)。此语出自《论语》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人周围是美好的,否则又如何能变得明智呢?可见这里的村民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却有深厚的文化追求。

5.3 保温防火的坐地烟囱

吉家营村民居最具特点的,是这里从山墙中分离出来建造的坐地式烟囱。这种烟囱常设置在山墙前的墀头墙前面,不同的民居其烟囱位置稍有变化。烟囱底部有横砌烟道与山墙及火炕相连,底部侧面设置了掏烟灰口,灰口处用雕有把手的砖块封住,非常精巧而有特色。很多烟囱是青砖侧立砌筑而成,顶部有各种装饰,有带风铃的四角亭形式,有各种砖雕形式,有的还涂有色彩,独具匠心。这种“坐地烟囱”是关东民居和满族民居的特色之一,只不过满族民居和关东民居的烟囱通常是安放在正房两侧的山墙外侧,有“烟囱安在山墙边”之说。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木柴燃烧时发出的热量不大,为了充分留住热量,就采用山墙外安置烟囱,可以延长烟火的行走路线,让热量更长时间留在炕内;同时古代建房屋顶用草较多,这种烟囱也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这种民居烟囱的建造和清代驻守在这里的满族士兵有关(图21)。

6 结 语

吉家营独特的山水环绕地理特色使其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年驻兵与屯田助军的历史决定了其东西双门、矩形堡寨、曲尺形街巷的堡寨空间结构,从而处处展现了其作为堡寨类聚落的独特魅力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村内民居展现出的北方院落式民居的格局与装饰特色,无不反映出当地村民的崇尚礼制、追求仁德与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追求。他们借助本地材料建造民居,并通过烟囱的位置改造来应对恶劣的气候,这也展现了该村居民所具有的因地制宜、灵活应对的建造智慧。

猜你喜欢

山墙烟囱民居
看不见的“烟囱”
陈沛捷 庄绿妮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3)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烟囱里的客房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