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的乡村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以苏州东山岛古周巷村为例

2019-04-11

中国名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居村民规划

王 雷 李 娜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历经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乡村空间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改善。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2月19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乡村空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本文聚焦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中长期处于先进行列的苏州地区,总结经验和教训,深挖不足,以期在乡村发展高位平台上获得更具突破性的启示。

1.1 研究目的

当前,在苏州市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村民作为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迫切希望通过参与规划获得一定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维护自身利益(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住房质量、保证宅基地使用的公平合法性、提高乡村产业效益等)。本研究基于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的分析,梳理影响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意愿的因素,并按照村民的客观需求提出乡村规划思路,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1.2.1 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地,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乡镇、村庄及维护居民活动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乡村居民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2]。在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集中于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方面。其中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是满意度形成的物质基础,而社会心理因素是满意度偏离的主要因素[3]。也有学者开展了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价,以村民意愿和对现实感知的差异程度为依据确定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4]。

1.2.2 乡村更新

乡村更新是实现农村现有环境改善的重要过程,其核心的表现形式是对包括原有村庄、农田、道路、水系在内的土地利用布局做出局部调整和优化,以及对乡村历史风貌和非物质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5]。其宗旨是在保留原有乡村空间特色,利用农村的基本设备与地理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的基础上,改造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活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以提高农民收益,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6]。

在人居环境学领域,吴良镛院士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那么面对乡村时“有机”的意义即乡村空间改造更新需充分考虑改造对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将其和周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协调,这种改造并不是机械式再造,而是综合人文、自然、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环境改善。“有机更新”强调维护有机秩序、植入现代功能的理念,通过低度干预、本土、原型调适的方式重新梳理空间的格局和肌理[7]。Hardt-WaltherrHamer提出了“谨慎更新”理论,谨慎的规划更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谨慎”的意义是为了防止大拆大建和“千村一面”,让不同的主体参与到建设过程中,改善人居环境[8]。

1.2.3 村民参与乡村规划

在国外,德国的乡村地区已呈现出高效率、大规模的高科技农业以及非农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德国在乡村更新规划中极为重视乡村居民的积极参与,按照联邦《建筑法典》的规定,规划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程序,公民有权在规划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利益需求[9]。当下,我国的乡村振兴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乡村规划的方法与实施途径仍较为单一,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较少。乡村规划的组织运行模式、相关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不清晰、不明确,欠缺系统性,尤其在村民参与规划的实际操作中,村民通常只有回答问卷、被告知规划的相关内容等被动的参与[10,11]。村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始终难以得到体现,导致乡村发展的愿景与村民实际需求不匹配。另外,在规划实施中,终极蓝图的建设方式容易使乡村建设的弹性机制崩坏,难以对乡村良性发展起到高水平的指导作用。

2 苏州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特征研究

2.1 苏州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现状

影响苏州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气候、土地制度、风水理念、宗族观念、人的行为、旅游开发等,其中人的行为和旅游开发是目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2]。苏州的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实现了乡村经济指标的飞速攀升,但是反观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却难免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一些乡村在发展理念、规划方法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模式化、套路化,或在发展思路上存在一些误区,如“生态变园林、乡村变景区”等,导致乡村传统文脉与资源遭遇“建设性破坏”,出现了“千村一面”、乡村综合活力与魅力丧失的趋势。具体而言,有些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功能布局忽视生态效益、滨水空间硬化率过高、乡土植物缺失导致植物群落配植不合理以及乡土建造材料使用不足等问题。在某些传统古村落,新老农民住宅建筑不仅相互掺杂在一起,而且建筑密度过高,致使整个村落的空间风貌十分混乱[13]。

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研究以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为指引,将视线集中在苏州太湖东山岛上的传统古村落(图1),展开实证研究,实施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研究农村居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的认知特点,据此提出乡村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2.2 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的分析

2.2.1 村民特征

如图2所示,槎湾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南部,所处位置为太湖东山岛,背山靠水,紧邻环山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相传宋代抗金义军杨虎设水军总部于邻村杨湾,而船坞设在槎湾,因此又称为藏船坞。2003年底,原金湾、槎湾两村合并为新的行政村——双湾村,槎湾村原有的槎湾、古周巷、牌楼巷、鱼行河、石灰浜、西巷共六个村落合并调整为古周巷、牌楼巷、石灰浜三个自然村。

本研究选取的古周巷(图3)是槎湾村内保护最完好的传统古村落,2018年末农户总数为129户。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交互式”参与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入户访问,向村民发放问卷调查,并为了提高村民参与程度,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将村民意见纳入规划方案。规划后,让村民参与监督与管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落,本地村民对于乡村发展的认知水平较高,参与乡村规划建设的意愿较为强烈,在乡村管理的透明度方面更为敏感,这为分析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特征提供了有利条件(表1)。

表1 村民目前规划认知与参与规划意愿表

笔者于2017年-2018年对古周巷的村民实施3次入户访谈,总共发放问卷7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86%。调查对象的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其中较为集中的人群是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其集中程度最高的年龄层是31-40岁,占样本总数的36.1%,其次是51-60岁,占19.7%,女性人数较男性居多(图4)。在职业分布上,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多数,以特色农产品栽培和太湖水产养殖为主要经营对象(图5)。家庭持有的承包地面积集中分布在3-6亩,占41.9%,拥有6亩以上承包地的农户较少(图6)。

对于村庄适合发展的产业模式,大部分调查对象倾向于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其次是以碧螺春茶、白玉枇杷、乌紫杨梅、太湖大闸蟹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图7)。

2.2.2 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的满意度和意愿

在居住环境要素中,村民满意度最高的是自来水的供应及水质安全,其次是住宅安全、日照、通风、对外部交通通达度等(满意度高于60%)。而村民最不满意的则是公园和广场设施(不满意比例超过80%),这与笔者在实地调研中所见的村内尚未配套可供居民休憩的广场或公园的现实相符。另外,围绕村内道路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不满意度也较高,有村民反映新修建的水泥路面因路基垫高而造成农户住宅发生雨水倒灌,还有垃圾收集点离部分村民住宅较远形成的不便等(图8)。在未来愿景描绘上,大部分村民认为理想村庄应具有本地乡村特色,同时拥有接近城市的便利生活条件(图9、10)。

3 乡村更新规划策略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村民意愿和认知,本研究团队对古周巷的用地空间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实施基于人居环境空间要求的乡村更新规划策略,即分别针对劳动生产空间、生活居住空间、生态休闲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图11)。

3.1 劳动生产空间更新规划策略

将劳动生产空间分为农业种植空间、农产品加工配送空间、休闲观光空间,打造能够发挥多种功能的乡村劳动生产空间。首先,在考虑村庄现有土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坚持以生态农业观光为导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留古周巷村特有的乡土、自然、人文原生态风貌,实施科学的土地整理,布局果园林地种植空间、水生蔬菜养殖用地空间与河流水面养殖空间,保证整体的空间建设标准升级;其次,与企业合作,采用“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打造出能够满足村民、企业、村集体的多方要求,可覆盖农作物种植、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流通的乡村产业空间,拓展乡村农产品加工与包装空间,打造高效率的物流体系,保证新鲜农副产品运输网络快捷、通畅(图12);在休闲观光空间,设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体验中心,让游客在参与农产品制作过程的同时,体会当地乡村特有的田园乐趣。

3.2 生活居住空间更新规划策略

对村民居住空间,保留具有传统风貌的农民住宅建筑,实施乡村民居风貌改造工程,对农房的屋面、墙面、门窗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太湖水乡区域特色和江南乡村建筑风貌(图13);增加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三室一点(村委会办公室、医疗室、老年活动室和便民点)、路灯工程,力图“谨慎”更新村庄的生活环境(图14),满足古周巷村民对乡村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

结合地方特色定期举办民俗活动,如东山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凌晨4-6点开展的荷花节等活动(图15),鼓励、引导村民和游客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划提出建造民俗活动场馆,深入挖掘乡村文脉,保留特色乡村生活空间。

3.3 生态休闲空间更新规划策略

以东山区域旅游规划为基础,进行古周巷旅游空间的合理开发,保证在不影响古周巷原有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规划游客活动空间。根据群众意愿,优化、整合村内的道路交通设施,满足村民休闲活动和游客对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图16)。

目前古周巷村庄内部已有局部的苏式园林景观(图17),但分布散落,观赏效果欠佳,不能充分满足村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规划将绿色乡村理念融入生态空间建设,构筑、搭建、组合园林要素,嵌入原本较为单一的村民日常活动空间,譬如生活小广场等。沿疏浚河道布设带状观景平台,提升河道整体的景观观赏价值,再现“清水绿树,园亭炊烟,一步一景”的太湖绿岛水乡风貌,营造独具有特色的古周巷乡村生态空间风貌。

调整改善村庄生态水环境,以乡村内的水塘以及湖岸为研究对象(图18),塑造多种生态化的水岸形式;围绕村口、内部活动场地等交往空间,丰富其乡土植物群落的配植,打造乡村生态绿地;依托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植被群落等生态要素,助力实现乡村整体空间功能布局的生态化优化。

4 结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乡村更新发展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本研究立足于乡村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建设的内在关系,以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认知为切入点对乡村更新规划策略进行了探索。在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同时,探索未来更为合理的乡村空间结构、形态尺度及建设模式,致力于营建兼具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乡村空间格局,科学地展示苏州乡村田园和江南水乡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实现乡村产业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协同转型,期待能够为同类型地区的乡村规划和乡村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人居村民规划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