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亮:倾心助力老区脱贫致富
2019-04-11干国宇
文>>>干国宇
荣获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先进个人
“从亮,你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服务要实实在在。”2008年11月的一天,曾任淮阴市政府专员、淮安市老区开发促进会会长的陈耀对陈从亮说。此时的陈从亮从淮安市政协主席位置退休并担任淮安市老区开发促进会会长。
接任会长后,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为老区脱贫争取资金和项目。他先后在市直部门和各县区主持召开市、县(区)老促会联系点观摩交流会议,请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参加,推进全市26个市、县(区)老促会及106个乡镇老促会联系点工作。
“各个县区都要积极筹措老区建设基金,扩大基金总额,提升通过基金利息帮扶实效,创出淮安品牌。”陈从亮对筹集县区老促会建设基金提出要求,又多次找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社会相关方面筹集市老促会老区建设基金。经努力,全市市县区已筹集老区建设基金5000多万元,每年用其增值的利息300万元,无息借款扶持老区乡镇、村开发项目,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陈从亮虽年过古稀,但和年轻同志一样按时上下班,周末和节假日也到办公室批阅材料。每次下乡调研或到联系点指导工作,中午在乡村就地吃工作餐,饭后也不休息,直接到另一处继续开展工作。
他多次到盱眙县黄花塘镇调研,积极通过省老促会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省委省政府将黄花塘镇确定为省级“点穴式”重点帮扶单位。省直单位总投资近3亿元,落实扶贫项目22个,黄花塘镇财政收入由1998年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3年812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增加到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00元提高到1.2万元。
他先后20多次深入洪泽区三河镇调研,支持帮助村民梁加祥建立“洪泽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服务周围农民生产。到目前,合作社共得到金融部门资金支持1200多万元,成为省农机局“江苏省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省科技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全省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和土地流转自主经营农业产业的知名龙头合作社。
陈从亮(左)在调研
陈从亮在工作中感到,老区的振兴和发展,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能推动好政策的出台。他每年都围绕党委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组织市、县(区)老促会深入乡镇、村(社区)和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35份,其中301份得到党委政府领导批示或有关刊物刊用。他积极配合省老促会、省市农业开发局调研的黄河故道、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被纳入省政府五年开发规划。淮安市获得省财政农业开发扶持资金2.4亿元,市、县(区)财政资金4455万元,共开发面积36.66万亩,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对刘老庄的扶贫,陈从亮倾注了大量心血,进村入户调研上百次,经常是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通过向上争取,在淮阴区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使刘老庄村成为淮安“脱贫攻坚第一村”。昔日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刘老庄乡10个村如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由47万元增加到75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增加到400万元,农民人均纯年收入由2600元提高到1.34万元。刘老庄乡和刘老庄村被中国老促会确定为老区工作联系点和重点宣传的先进典型,刘老庄村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乡村”。
村总支书记朱林与陈从亮聊起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农民变成了市民,住上了五层楼的商品房;农村变成了农场,泥腿子变成了上班族。村民王大军等300多人在村食用菌厂打工,月收入2500多元;村民李红等200多人在村制衣厂上班,月收入3000多元;村民孙小强种植水果,收入喜人……听到这些,陈从亮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