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贷款障碍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2019-04-10张琦
张琦
摘要: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近几年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受限,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偏弱,无法得到金融行业的支持,致使其缺少发展资金,无法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贷款障碍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贷款障碍 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三十年之久,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陷入了瓶颈,贷款障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采用合理的策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障碍问题,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8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1]。而6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未得到过中长期贷款,贷款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较为传统,尤其是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依赖十分严重,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二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比例小,据相关资料证明我国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三是贷款利率偏高,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在8%以上,高昂的贷款利率,致使中小企业无法得到喘息的空间。
二、中小企业贷款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
我国现阶段正在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并且金融体制的日益完善,银行已经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利益,必然会加强贷款资格审核力度,提高贷款的门槛,这也是导致部分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而中小企业主要的贷款来源就是中小金融机构,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必然会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致使其融资难度上升。与此同时,信贷标准的提高,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丧失了向银行贷款的资格。其次,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制改革前,民生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可以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在改革后,银行需要自负盈亏,为确保自身的利益,就终止了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
(二)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较弱
首先,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且缺少完整的管理制度,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程度偏低。中小企业贷款有以下特点:一是贷款金额小;二是贷款急迫;三是贷款频繁。再加之很少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银行为节省监控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此外,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高,也是银行不愿为其贷款的重要原因。还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所生产的产品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银行对于这些企业持否定态度,必然会降低银行为其贷款的信心。
(三)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首先,政府并没有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建立担保体系,且尚未开辟多途径的融资渠道。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阻碍。其次,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政策支持力度不足[2]。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只是对银行的硬性规定,要求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但却缺少对银行的监督,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三、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障碍的策略
(一)金融机构需转变观念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对信贷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变化的需要。首先,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应将风险作为基础,并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对现有信贷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还要引入市场项目机制,主动面向市场项目,构建风险防火墙,将贷款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为此,银行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丰富金融产品的形式,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提供多项选择。二是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贷款资格审核标准,以减少中小企业贷款上的障碍。三是银行应缩减融资贷款程序,提高工作的便捷性。
(二)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首先,中小企业应立足于实际情况,转变发展方向,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例如:中小企业可以在现阶段发展软件开发、复合材料加工、生物工程等产业。同时引入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以此来提升企业的产品生产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其次,中小企业应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积极对产业经营管理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集约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还要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明确产品的定位,促使产品在市场具有知名度,并將其作为贷款的筹码,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贷款的难度。再次,中小企业应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让自身成为大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贴上大企业的标签,这样一来,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得到大企业的帮助,还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贷款障碍也会逐渐消除。此外,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的管理,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继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让银行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潜力,愿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最后,中小企业必须要规范自身的财务制度,促使其实现透明化发展。中小企业应在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并利用现代先进的金融工具,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同时,中小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企业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增强银行为企业贷款的信心。
(三)政府应给予中小企业政策上的支持
首先,政府应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构建银行的主要依据为国外的成功经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政策性的银行,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其中就包括贷款。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构建政策性银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零散的金融机构进行整合,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此来聚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制定并实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一方面政府需要对原有政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3]。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推进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改革,促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在市场中推行统一的利率政策,保证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过程中可以得到公正的对待。此外,政府应加强担保体系的构建,政府在给予中小企业优惠时,也要给予银行一定的风险补贴,使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得到增强。其次,政府需要将规范协作的银行制度融入于现有担保体系之中,合理划分担保机构和银行的风险比例,从而坚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决心。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想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但由于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贷款的道路并不顺畅。因此,银行金融部门应转变观念,推出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选择。中小企业自身也要进行改革,积极需求发展。而政府部门则要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继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国栋.辽宁省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8):81-83.
[2]袁晓文.商业银行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11):78-80.
[3]程天惠,程峰.破解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制度障碍途径研究[J].武汉金融,2015(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