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讨

2019-04-10钱宇锋

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钱宇锋

摘要:如今,随着高等院校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针对高等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的改革措施逐渐被提出。由于高等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与基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大学课程相较中学课程,难度与进度都更上一层楼,分层次教学的理念也开始被各大高校应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之上。本文针对于工科院校在开设高等数学时,采用的分层次教学,进行了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工科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专业课的重要工具和基础。因此高校开设多个学时的高等数学课程十分必要。但是,受到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招生途径等地不断扩大等影响,工科类院校学生基础水平良莠不齐,各大高等数学教学班的人数也屡次突破容纳上线,这都为工科院校高等数学教育带来了诸多困扰,在此基础上,引入分层教学,有助于缓和学生基础差异与课堂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

一、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发展历程及其必要性

自1998年以来,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年,各大高校为增强自身硬实力,开始了生源大扩招,因此,各个教学班出现了人数爆满的情况,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地域、自身条件和招生途径不同等因素的不同,早期教育水平之间本身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这类学生接触新知识的能力相对偏弱,而高等数学相较于高中数学来说,难度和教学进度上都有较大提升,这对于学生学习十分不利。因此,在这种教学大背景下,我校尝试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方案,并针对性的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讨[1]

孔子曾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教学在开展之初,就倡导尊重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能够适应课程进程以及教学计划。目前的大学教学,已经不再仅仅是精英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大众化教育。高等院校肩负着提升全社会人民大众基础素养的重要职能,因此分层教学的提出有其重要意义及价值。

二、分层次教学现存问题

我校自實施高等数学分层教育以来,学生学习态度与成绩进步显著。首先学生们均对数学表达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学生上课出勤率也有大幅提升。学生积极性与上课课堂专注度也有很大改善,高等数学挂科率更是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值。但是高等数学分层教育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管理难度却也随之增加,且本次分层教学方式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抵抗力差异性做好充分调研,一些快班学生也出现了自信力不足、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而一些在慢班中学习适应力好的学生,潜力也没有充分得到激发。除此之外,不可忽略的师资力量上的不足,也给工科院校高等数学开展分层教学带来了较大阻碍。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仍然任重道远。

三、分层教学落实策略

(一)学生分层

针对我校大一新生,教研组选择在其军训结束后,对其进行数学基础能力的评估,评估方式为学前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中,主要以高中数学知识为主,另设30%中档难度题,10%的高难度题,作为考量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2]。之后,将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分A(快班)和B(慢班)两个班级,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再按照学生的成绩,重新调整教学班级。引入调整机制,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学生在大学阶段也应勤勉刻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以便为大三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分层

A班与B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分成不同的层次,A班学生除了达到大学生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能力之外,还可以积极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并积极在课外之余,报名参加数学竞赛等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国家级大学生比赛[3]。而B级学生则主要将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内容作为学习的核心重点,能够具备基础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也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不能对A班教学放松警惕,或者盲目加快B班的教学进度。

(三)授课分层及训练分层

在课堂教学之中,由于A班学生教学功底普遍较为扎实,且具有良好的学习行动力,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作为重点,而不是将概念、公式等作为课堂讲述的重点。而在B班课堂教学中,教师却更应该重视紧跟课本,完整讲解不同的数学知识,争取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数学的难度和进程,并打下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底。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下的训练,也应该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A班可以以数学竞赛真题、数学建模题等作为课下训练的重点,而将课本后的思考题压缩在短时间内解决;B班则应该重点完成高等数学课本上的典型例题和课后习题。

(四)分层教学评价

分层考试,秉承学习难度与试卷难度相适应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A班竞争力强、能力突出的学生应该采取竞争式评价,可以激发其数学潜力;而对于B班则应该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也应该时刻保持流动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分层教学发挥作用。

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含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如到课率、作业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无论是慢班还是快班,测评体系包含的内容项都应该保持一致,仅仅拉开试卷的难度梯度,严格按照教学目的和规划,设置考试题目,才能真正能够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而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改革和优化,提供明确方向[4]。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工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分层教学计划,从学生学习分层、目标分层、授课分层以及训练分层四个方面在我校大一学生中尝试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兴趣度和积极性有较大提升,且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教学进程。但是对于学生心理变化、学习习惯等上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系统有效的展开。分层方式和教学方法仍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参考文献

[1]肖应雄,肖建海,李渺,etal.工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问题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3):89-93.

[2]郭琼,徐小明,邱翔,etal.关于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3):71-74.

[3]曾依依,龚旭昱.大学《高等数学A(1)》“分层次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好家长,2017(55):4-5.

[4]潘军,江青优,丁六申.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究——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数学研究,2018,v.21;No.183(01):128-131.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