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视角下《财务管理》培养的专业品质
2019-04-10刘翔宇
刘翔宇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三亚学院在追求卓越的进程中,始终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发展要义,适时提出五种专业品质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利用专业课程培养专业品质,《财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着力通过明确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培养专业品质。
关键词:职业发展 专业品质 普适性 多维度
一、解读专业品质
尽管教育被赋予塑造人的个性这一抽象的意义,但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评价教育水平的具体标准,对于以“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为育人理念的高等教育来说,尤为如此。高等教育培养通过从事特定职业来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即使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这也是共识,而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必须具备普适性和多维度两个原则。所谓普适性,是指制定标准的原则应适用于各个高等教育层次,所谓多维度,是指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应涵盖职业对从业者多层次的要求,包括职业伦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理论、方法、技能、工具、干中学的意愿和能力等。
三亚学院始终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发展要义,通过行业需求调研,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绘制了专业课程地图,又适时地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具体化为五种专业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专业方法、专业技术、职业能力。
专业价值观是专业人才对专业之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的认同,三亚学院学生在大一上学期,通过《专业入门指導》了解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行业所涉及的职业、职业所对应的岗位,构建了对学习专业和从事职业的意义的认识,树立了职业伦理。专业思维方式是专业人才在价值观的驱使下,运用专业视角、理论、方法看待客观事实并解决现实问题的逻辑体系,是一般性思维的拓展。专业方法是运用专业思维描述现象、发现并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规则和程序的总和。专业技术是专业方法运用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及工具。而职业能力是上述四种专业品质在职业发展中的综合体现。
二、《财务管理》培养的五种专业品质
《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其先修课程为会计学、金融学,它面向已经通过会计学、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会计信息生成能力的学生,为之开启货币资金这一企业稀缺资源的配置之门。在明确了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之后,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实施应力求体现以下五种专业品质:
(一)价值观
需要明确专业价值观和一般意义的价值观的区别。首先,一般意义的价值观形成于个体成长过程的人际交流,虽然不可避免地受教育的影响,但专业价值观是通过专业学习、实践,形成的对专业和职业之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作用的认知,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其次,专业价值观一定以职业为载体而显现,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明确了价值实现的客体一样;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专业价值观不能脱离于专业理论而泛化。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目标是CFO(财务经理),这一目标并非不切实际,而是对财会人员职能转型的客观判断。据BBC分析,会计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达到97.6%,排在BBC分析的365种职业第3位。2017年,德勤、普华永道等会计事务所相继推出了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给业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动。自从楼继伟任财政部长后,他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会计是财政的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是我国的短板,因此我国要通过发展管理会计打造我国会计工作的升级版。可见,政府把管理会计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区别于以核算、报告财务事项为职能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侧重于成本分析、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为科学地为公司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小微企业,都需要财务决策,管理会计已是大势所趋。《财务管理》旨在树立“责任”这一专业价值观,世界知名财务学教材《公司理财》(罗斯(美国)等著)明确指出,财务经理的职责是通过资本预算、资本结构、营运资本管理三方面决策,增加企业价值。从现代企业视角来看,企业价值等同于企业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财富,因此,财务经理的决策关乎众多个人和家庭的财产安全和升值,“责任”重大。
(二)思维方式
《财务管理》涉及众多理论,知识关联颇多,必须概括出面向职业发展的思维方式。财务经理的职责决定他的思维必须具备全局性,即统筹企业资源,善用企业优势,洞悉企业弱点,识别企业风险。因此,将全局观和权衡(tradeoff)确定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思维方式,它体现在增长与融资限制、资产取得方式、风险与报酬、债务与权益、流动性与收益、信用销售与账款回收等方面的权衡上。
(三)专业方法
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财务管理》应培养统计与预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专业方法。首先,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财务管理活动一定要精确,要以数据为依据,基于历史、现状,面向未来、长远;其次,德鲁克将管理定义为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使命必须以规则作为履行的保证,而履行使命的主体是具有个性的人,管理的艺术就体现在灵活选择激励方式,凝聚个体智慧和行动。
(四)专业技术
《财务管理》旨在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的职业能力,分析和决策均以逻辑推理为前提,而高效、准确的分析和决策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财务管理》着力培养以Excel为工具的财务分析及决策的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运用Excel实现财务分析、决策,包括5部分内容:
1.认识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通过展示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的财务报表,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结构、格式、项目,理解编制原理,加深对财务比率分析的认识,掌握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的操作。
2.销售收入百分比法。复习财务计划方法,理解销售增长和企业资金需求的关系,运用销售收入百分比法,预测EFN(外部融资需求)。
3.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现值、终值、净现值、年金——用Excel实现。复习和巩固金融基本计算,运用Excel财务函数实现诸如购置还是租赁、养老年金计划、贷款偿还计划、比较利率等财务分析和决策。
4.人体动力学健身器项目投资分析——用Excel实现。复习投资项目评价方法,运用Excel预计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
5.风险和收益:历史市场的启示、资本资產定价模型。复习风险和收益权衡理论,运用Excel统计函数实现资本市场收益和风险的计量。
(五)职业能力
2015年11月,三亚学院启动行业需求调研活动,财务管理专业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了解了企业财务管理者对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等问题的看法。根据对行业需求的分析,《财务管理》将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能力作为专业核心能力,针对这两项能力框定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践实训的形式及内容。
《财务管理》对五专业种品质的培养,几乎贯穿了全部教学内容。以课程教材——罗斯的《公司理财》(原书第11版)——为例,第1章论证了财务经理职责及财务管理目标,明确指出财务经理对投资者负有责任,第3、4章将全局观和权衡的思维方式作为财务分析的逻辑基础,并运用统计和预测的专业方法,培养学生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职业能力,第5、6、7章聚焦资本预算,突出了全局观对货币资金配置的指向性作用,投资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分析离不开预测这种方法,并且需要借助Excel的财务函数,第10、11两章将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建立在对资本市场的历史统计上,并且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预测技术应用在股票估值、项目资本成本估计上。
三、结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作用依赖专业人才的水平。高校应明确办学定位、使命,以普适性和多维度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从价值观、思维、方法、技术四个层次上,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活动,将人才培养精准指向职业能力的提升上。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杰弗利F.杰富,布拉德福德D.乔丹.公司理财(原书第11版)[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