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初探的认识
2019-04-10陈秀荣
陈秀荣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快速汲取知识并且获得进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如果能够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学生就会在这一阶段收获很多关于知识获取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小学课堂中“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存在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自在遨游,而且还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写作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语言文化素养,达到显著的教育效果,为教育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初探;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从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入手,主要探讨相关的三个方面:首先,阐述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内涵、重要特征以及意义;其次,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于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内涵意义以及重要特征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在语文学习课堂上,授课教师利用多方面的学习过程,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对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其他课程的文化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无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新课标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改革。
在新课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特征和特点。首先,是高度综合的特点。“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中高度综合特征,指的就是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运用,比如“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等语文题目的出现就论证了这一点。除此之外,高度综合特点还体现在授课教师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 比如,语文课题中出现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等关键词。
其次,“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还体现出综合性实践的特征。“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特征主要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开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形式,可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以及实际应用,对语文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教育领域,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接下来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授课教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认知和认识不够
在语文课堂上,授课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用“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理论方面,缺乏对于此模式的实践方面的运用。在综合性教学中,授课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和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材上的内容,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观念不强
这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本身就有着全面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该模式进行授课的时候,也离不开学生自主使用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来对语文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因此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律能力都比较差,这就会影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三、关于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引导实际与理论从多方面进行结合
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授课时,首先自身需要正确认识并且深入了解“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及重要作用,并且灵活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授课理念,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综合性引导。
举一个例子,比如对于接下来这个人教版语文教材习题册中让学生看图来进行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圖1 小学人教版语文习题册中例题
题目是:根据图画,写出你心中的感悟。在这个问题上,只注重理论教学,重视“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运用的表面形式的授课教师,只会对图中所画的景象进行分析并且思考问题,但是在“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中,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生活感悟和所见所闻来进行实际性的引导和教学,使得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综合看待问题。不仅如此,授课教师还可以在引导过程中引用其他科目的知识以及浅层内容,帮助学生能够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结合,从而促进“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
(二)提高使用“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过程
由于现在普遍存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并没有主动学习观念的现象,授课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就要在使用“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授课,从而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文章的节选部分之后,教师可以买几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完整版童话故事,最好是带有很多插图的书,让学生逐个翻阅,促使学生在对图片的钻研过程中以及对完整故事的阅览之后,理解人教版小学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部分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对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很大帮助。不仅如此,授课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行业越来越看重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领域行业,有不少学者对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颇多,并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目前为止,我国教育领域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还是处于初始的阶段,“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并没有在小学课堂中被普遍使用,因此效果也并没有完完全全显现出来。由于“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学过程中有着其存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注重对“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和优化,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佰林.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创新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2]杨蕾红,常苗苗,沈思洁.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
[3]王旭明.以课标为纲,推进语文教育“四轮”驱动——再论《牢牢把握语文教育正确方向,将课标精神落到实处》[J].语文建设,2017(25).
[4]李敬梅,刘辉,吕艳秋,等.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形式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
[5]何静.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梅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法学习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3).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