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
2019-04-10吴紫娟
吴紫娟
摘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模式单一,考核形式固定及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微媒体具有方便性、快捷性、信息性等特征,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探讨了在微媒体技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微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迅速崛起,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将新媒体巧妙地融合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之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即以公共课为主。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过分追求课堂教学,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渗透,便会造成教学的形式化和理性化,缺乏对学生实际的考虑等。另外,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太注重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配备相对薄弱,尤其是选修课的设置,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初期,教师就把灌输式教育模式推崇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教学方法的单一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完全无视学生知识内化的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难以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
二、微教育的内涵
“微教育”是基于开放的网络平台,利用手机和电脑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教育资源的传播、获取和共享。其本质是一种微观教育形态,立足于微观教育,知识点投放准确,内容精致,传播迅速,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
1.打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以课堂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门建立在国家意识形态之上的,为达到政治目的而设置的一门普通课程。在“微教育”形式下,学生的思想较之传统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灌输式的知识,而是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互动感。
2.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微教育”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利用网路和新媒体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思想教育和新方法。这一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空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受众面,增强了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紧迫感。
3.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因其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占据着绝对权威的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灌输知识的地位。随着微教育的渗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遭受了严重弱化。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碎片化,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增加了受教育者获取正确信息的难度,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的新模式
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形势下,改革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微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新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构建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世情,认识国情。
1.善用“微媒体”,打造“微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广泛运用,微媒体等各种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深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但微媒体信息监管不严,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为此,高校要及时传播和宣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引导,建设高质量的微平台。另外,高校还要加强校园媒体的监管,确保信息发布的正确性和正确引导的作用。
2.建设“微队伍”,提升“微权威”
微媒体技术早已日益成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积极掌握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发挥知识传播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专业教师,要努力提高新技术运用水平,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培训指导,努力建成一支政治理论水平高、技术运用成熟,且熟悉校园网络文化的师资队伍。
3.营造“微环境”,促进“微生活”
“微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所处的思想政治网络环境,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微媒体的广泛运用,信息发布的监管相对缺失,导致互联网信息量暴增,信息质量不佳。高校应加强对微媒体的监管,为新时代大学生努力打造文明、健康的微环境。
四、结语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升政治文化素养,树立自身权威,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同时,高校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引领大学生正确地使用新兴媒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2]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3]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11).
[4]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5]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6]赵欣.“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1).
[7]赵佳寅.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8]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
[9]曾令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本文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江西省高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GYB-17-78-73。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