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行PCI 术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9-04-10何燕红韩亚岩谢栢华高盛富冼婉泳
何燕红 韩亚岩 谢栢华 高盛富 冼婉泳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211)
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ST 段下移或(和)T 波倒置为主的心电图改变,因持续或急性冠脉缺血缺氧致心肌坏死,伴多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1]。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此时抗血小板聚集成为临床治疗关键[2]。PCI 术是治疗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3]指出:PCI 术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应用,能降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避免增加出血风险。但PCI 术前6h 以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应用,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血栓事件等[4]。替罗非班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最后途径药物,本文拟将行PCI 术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纳入本研究病例70 例,来源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行PCI 术治疗的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 例,男22 例,女13 例;年龄40-73 岁,平均(53.71±5.84)岁;发病时间3-12h,平均(5.61±1.35)h;基础病症:高血压17 例,高脂血症10 例,糖尿病8 例;观察组35 例,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0-72 岁,平均(54.81±6.05)岁;发病时间3-12h,平均(5.72±1.32)h;基础病症:高血压18 例,高脂血症8 例,糖尿病9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符合《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5]中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标准相符;(2)自愿接受PCI 术;(3)无出血倾向;(4)受试者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存在PCI、抗凝禁忌证者,如伴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颅内肿瘤、动脉瘤、凝血异常等病症;(3)伴凝血异常、全身感染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 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治疗3d,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100m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130083),口服75mg,每天一次;同时配以他汀类、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等药物。对照组PCI 术前6h,顿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600mg,6h 后开展PCI 术;观察组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氯吡格雷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初始负荷剂量0.4μg/(kg·min),静脉注射30min,随后以0.1μg/(kg·min)速度,持续泵入,维持至术后36h结束。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0d 内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血栓形成及心血管相关性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比较两组服药前、服药后2h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3)比较两组罪犯血管血流恢复:无复流及血流TIMI 分级,TIMI 分级:0级:闭塞处无前向血流;1 级:有微弱前向血流超过闭塞区域,远端血管床无法充盈;2 级:有微弱前向血流超过闭塞区域,无法在3 个心动周期充盈远端血管床;3 级:前向血流正常,远端血管床可在3 个心动周期充盈;无复流:TIMI 分级0-1 级;(4)比较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资料用χ±s 表示,采取t 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罪犯血管血流恢复状况比较
观察组罪犯血管无复流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TIMI 3 级发生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MPAR 比较
两组服药前MPAR 比较无差异(P>0.05),服药后2h MPAR 低于服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皮肤瘀斑1 例,1 例肉眼血尿,发生率5.71%;对照组鼻黏膜出血2 例,皮肤瘀斑1 例,肉眼血尿1 例,发生率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393)。
3 讨 论
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常伴多支血管病变,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PCI 术治疗带来难度[6]。PCI 术是治疗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可减少治疗期间不良血管事件,但该病患者罪犯血管血栓负荷严重,球囊或支架挤压会使血栓脱落,导致远端血栓床栓塞或痉挛[7]。因此急性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极易发生无复流、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血小板激活、聚集及释放在该病发生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提高PCI 治疗效果。
表1 两组罪犯血管血流恢复状况比较[n(%)]
表2 两组MPAR 比较(χ±s)
表3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通过选择性结合血小板表面腺苷酸环化酶耦联的ADP 受体,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活性,以此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是PCI 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众多研究建议PCI 术前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能在短期内达到血小板抑制作用[8]。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低反应性现象,如氯吡格雷抵抗,影响其治疗效果。故此联合药物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替罗非班属于非肽类可逆性血小板受体拮抗药物,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途径,发挥显著的抗血栓作用[9]。王震等[10]报道,替罗非班在氯吡格雷基础上应用,可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降低心肌肌钙蛋白。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罪犯血管无复流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TIMI 3 级发生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48.57%,服药后2h MPAR 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证实,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罪犯血管尽快恢复,降低无复流症状发生率。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事件比较无差异。如温汝军等[11]报道,观察组术后30d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的23.53%,杜莉[12]报道,观察组术后30d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3%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多研究发现,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用于PCI 术中应用,可减少急性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另外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或单用氯吡格雷,有一定出血风险,但无严重出血事件,以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轻微出血为主。
综上所述,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用于行PCI术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降低机体罪犯血管无复流形象发生率,减少术后30d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严重出血事件,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