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不同介入治疗策略的效果
2019-04-10李谨
李 谨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657000)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最常见冠脉病变类型和,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占15%-20%[1]。但冠脉分支病变具有术中闭塞风险高、手术成功率低、术后再狭窄率高等特点。临床有研究[2]指出,冠脉分支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血管分叉位置、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具体解剖位置相关。因此,如何提高冠脉分叉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成为了临床难题之一。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120 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三种不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收治120 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组,每组40 例。甲组男25 例,女15 岁;患者年龄44-80 岁,平均(62.09±5.24)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分别有27 例、13 例。乙组男23 例,女17 岁;患者年龄45-80 岁,平均(62.68±5.11)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分别有24 例、16 例。丙组男24 例,女16 岁;患者年龄46-80 岁,平均(63.15±5.27)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分别有25 例、15 例。三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75mg 氯吡格雷、100mg 阿司匹林服用,一天1 次,连续3-5d。不稳定型心绞痛同时给予5000U 低分子噶苏盖皮下注射,一天2 次,12h 一次。丙组患者术前一次性服用300mg 阿司匹林,300mg 氯吡格雷。
其中甲组患者的边支直径小于2.5mm,术中边支不进行处理,仅给予导丝保护,病变主支植入支架,支架彻底覆盖边支开口,打开支架,回撤导丝,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绞痛等情况。若患者的TIMI 3 级,可直接技术手术[3];若支架完全扩张,但边支血流受到影响,血压正常,心绞痛发作,则给予200μg 硝酸甘油在冠脉中注射1-2 次。血流改善后则可结束手术[4]。
乙组、丙组患者的边支直径大于2.5mm,乙组先给予导丝保护,病变主支植入支架,支架扩张后,利用支架网眼将边支导丝置入,并根据患者边支开口直径的大小给予相应的顺应性球囊,和支架进行对吻扩张。丙组患者给予球囊扩张后给予TAP 技术,在分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令支架的突出点在主支架中,扩张边支支架时与主支支架球囊对吻扩张[5]。
两组患者的主支植入支架均为药物涂层支架,术后均给予心电图常规监测,5000U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一天2 次,连续3-5h;给予75mg 氯吡格雷、100mg 阿司匹林口服,一天1 次,连续用药1 年。
1.3 观察指标
三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 月内心绞痛发生率、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采用t检验,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月内心绞痛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 月内心绞痛发生率比较
三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其中甲组的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 月内心绞痛发生率均大于乙组、丙组(P<0.05)。见表1。
2.2 三组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比较
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均大于乙组、甲组(P<0.05)。见表2。
表1 三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 月内心绞痛发生率比较[n(%)]
表2 三组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比较(±s)
表2 三组手术时间、造影剂应用剂量比较(±s)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t 值P 值例数(n)40 40 40手术时间(min)40.4±9.8 47.9±11.4 58.4±10.1 7.998 0.01造影剂应用剂量(mL)50.2±16.5 75.7±31.2 108.3±37.2 5.123 0.01
3 讨 论
因为冠脉分叉病变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现今临床并无冠脉分叉病变的治疗标准指南。临床有研究[6]指出,冠脉分叉病变属于PCI 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远期安全性较差。想要通过介入治疗获取满意疗效,必须考虑到患者的详细病变程度、病变累及部位。在一般情况中,介入手术往往是越简单越好,但因为患者的病情、病变存在差异性,因此治疗方法也存在显著差异,如单支架植入、双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等。
再者,临床也有研究[7]指出,冠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术后再狭窄率偏高。原因如下:(1)支架在冠脉分叉病变的血管开口处贴壁不良,未完全覆盖开口;(2)冠脉分支血管斑块出现“铲雪效应”;(3)冠脉分支血管嵴移位;(4)冠脉分支部位金属重叠,内皮的覆盖较为缓慢,容易发生晚期血栓。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效果,如今已经成为了临床重点难题。临床有研究[8]对比了四种冠脉介入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效果,该研究指出联合应用球囊扩张、TAP 分支植入支架的疗效最佳,术后血管再狭窄率、心绞痛率、心肌梗死率最小。本研究赞成这一结论,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三组手术成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三组术后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丙组的术后血管再狭窄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率、随访6月内心绞痛发生率均小于乙组、甲组。由此可见,在导丝保护后,进行球囊扩张可将药物充分释放如患者血管壁中,可在患者血管损伤时抑制血管再狭窄。球囊扩张后应用TAP 技术,可提高扩张效率,可完全覆盖冠脉分叉部分,可进一步减少术后血管再狭窄率。
综上可知,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导丝保护、球囊扩张、TAP 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血管再狭窄、心绞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