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理性海水在鼻息肉鼻窦炎术后应用体会

2019-04-10冯新华

智慧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腔冲洗

冯新华

(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0 引言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在临床中表现较为常见[1],多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能够有效清除鼻腔[2],保留鼻腔正常结构。患者在手术后冲洗鼻腔,防止鼻腔粘连[3],缩短鼻腔黏膜修复时间[4],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我院收治的86 例行鼻内镜手术后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86例行鼻内镜手术后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区间为22-60 岁,中位年龄(35.85±2.98)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9 例,女24 例,年龄区间为24-61岁,中位年龄(36.87±2.56)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手术后应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治疗,连续应用1 周,手术后的第3 天抽除鼻腔填塞物,应用达芬霖喷剂喷鼻2 周,手术后第5 天对鼻内镜进行清理,伪膜1 次,手术后的第6 天,应用鼻腔冲洗,研究组应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每天3 次,连续应用1 个月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减少冲洗次数;对照组应用生理性盐水与庆大霉素联合冲洗鼻腔,每天3 次,连续应用1 个月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减少冲洗次数,患者在10 天内出院,出院后的3 周、6 周、10 周、16 周与24 周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结束鼻腔冲洗的时间,临床疗效通过治愈、好转与无效进行表达,并得出临床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所研究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 软件,临床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数据用卡方检验,结束鼻腔冲洗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显示,并采用t 检验,以P<0.05 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患者手术后经鼻腔换药,分组进行鼻腔冲洗,定期复诊,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结束鼻腔冲洗的时间对比分析

手术后鼻腔黏膜修复的时间比较: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第8 周时,患者达到结束鼻腔冲洗标准的病例数研究组38 例(88.37%),对照组27 例(62.7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6234,P=0.0057)。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但是手术后的处理不可或缺,鼻内镜手术后会导致鼻腔黏膜纤毛功能降低[5],鼻腔粘连等,有学者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鼻腔冲洗能够清理鼻腔[6],清除覆盖在黏膜表面的分泌物上,提高黏膜纤毛清除率,恢复鼻腔的正常功能[7-8]。

本次研究中,患者手术后经鼻腔换药,分组进行鼻腔冲洗,定期复诊,复诊结果显示,研究组治愈22 例,好转19 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愈15 例,好转17 例,总有效率为74.42%,研究组手术后鼻腔黏膜修复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患者达到结束鼻腔冲洗标准的病例数研究组38 例(88.37%),对照组27 例(62.79%),差异明显,由此可见,生理性海水的效果明显,喷入鼻腔后能够有效渗透到鼻纤毛根部[9],具有清除鼻腔内致病菌,恢复鼻腔黏膜免疫力的目的[10],且在祛除鼻腔内痂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在鼻内镜手术后使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比使用盐水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探索。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腔冲洗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鼻腔需要冲洗吗?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清洗鼻腔治感冒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