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临习要点解读(一)
2019-04-10
《十七帖》,王羲之草书名帖,是其草书代表作之一。因卷首有“十七”两字故名,而非十七帖数也。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右军书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内除“来禽”等20字系楷书外,其余皆草书。
馆本“敕”字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周抚(?-365)等友人的一组信札,共29条。周抚,东晋名将周访之子。王羲之在会稽时,想赴四川一游,故其中内容多问蜀事,其中玩味帖语及书风,断其多是其晚年所作。
传世《十七帖》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帖尾刻有“敕”字,唐弘文馆摹勒上石,褚遂良校定,简称“馆本”,亦称“敕”字本,传无原刻石拓本,只有摹本传世;二是贺知章的临本,后被王著摹入《淳化阁帖》,简称“阁本”。两种相比,以“敕”字馆本为佳;其中又以上海图书馆藏宋“敕”字拓本(又称吴宽本)、冯铨快雪堂本(又称开封本)、文征明朱释本等为著。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被传摹翻刻,见于文献记录的不下数百种,优劣不齐。藏家竞搜,以稀为贵。明人邢侗因摹刻宋魏道辅藏唐人双钩本而名“来禽馆”,著《来禽馆集》。近代收藏家张伯英因藏宋拓《十七帖》(吴宽本)而命名“小来禽馆”,足见其珍稀宝爱与后世影响。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都应该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书者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董其昌云:“草书以《十七帖》为宗。”传赵孟以临《十七帖》为日课,后世也将《十七帖》作为临习草书的不二范本。学书者如能多加摩挲,坚持日久,必会熏以奇气而有所悟得。
文征明朱释本《十七帖》(局部)
吴宽本《十七帖》(局部)
开封本《十七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