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说明文教学如何“瘦身”
2019-04-10郑文英
□ 郑文英
语文的学科特点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尴尬处境:既要抓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又要落实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还要有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一节课上得满满当当,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结果似乎什么都教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教会。“高耗低效”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魔咒。语文课该如何“瘦身”呢?笔者以说明文体裁的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弱化知识,突出本体性任务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是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是阐述事理,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毫无疑问,学习说明文,必然得讲知识。但部分语文课堂将这些知识无限放大,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一课,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和学生一起探讨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除了课文所说到的,课外还收集了哪些恐龙的资料;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松鼠的样子以及展开对松鼠生活习性的探究;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师重点介绍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是如何修建的。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这篇说明文时,针对“什么是克隆”“植物是怎样克隆的”“低等动物又是怎样克隆的”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还插入一段关于植物嫁接等方面的视频。试想,这样的语文课,上出了科学课、常识课的味道,学生在语言上的收获又有多少呢?
虽说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或原理是阅读说明文的重要任务,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致力于引导学生习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这才是语文课的本体性任务。基于此,语文课要“瘦身”,首先要敢于弱化课文中那些“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语文。
同样是上《神奇的克隆》一课,管建刚老师面对如此多的克隆知识是这样处理的,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边读边记课文中相关的克隆知识;第二步,师生简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记住的克隆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写到黑板上;第三步,教师让学生思考,黑板上的内容东一句西一句的,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凌乱的材料”组成文章的,从而引导学生梳理并发现这篇文章内在的写作“线”,“从我们熟悉的到不熟悉的”“从低级的好处到高级的好处”,正是有了这样一条隐藏的线,作者把凌乱的材料变得井然有序。管老师在教学中弱化了有关克隆知识的学习,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任务,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学习写作之道,将教学直指语文学习,使得课堂更高效。
二、聚焦重点,精简教学目标
就本体性教学内容而言,说明性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抓“寻找说明对象特征,梳理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同时,教师还必须完成本课所肩负的识字学词的任务。但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要给语文课“瘦身”,还必须学会“剪枝”“取舍”,大胆删减那些可教可不教的内容,准确把握文本中最重要的教学点,聚焦课时教学重点,精简教学目标,达到“一课一得”的理想状态。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宏伟的外观、精巧的结构,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文章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多种表达方法将金字塔的特征写具体,且条理清晰、表达详略得当、过渡精彩、首尾呼应……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面对文本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教师若引导学生一一展开学习,只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所以,教师需要从教学的角度来发掘文本的教学点。
对于教学点的确定,教师既要以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文本中语言的秘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情,让教学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如《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即将升到六年级的学生,从学段目标来看,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另外,虽然本课中所用到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学生在之前学习《恐龙》等说明文中接触颇多,并不陌生,但如果从“多种说明方法并用,把事物写具体”这个角度品析课文第三自然段,就会发现本课语言表达的特色:“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中,作者先列出数字,作准确表述,再作比较,表达更形象,这是将“列数字”和“作比较”并用;又如“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作者运用先列数字,再进行假设的方法,让读者读着有画面感,这是将“列数字”和“作假设”并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一句还用到了“语言描述”的方法。本段可谓是体现“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将事物写具体”的经典之作。教师可将此作为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列为本课教学的探究之处。这样一来,教学抓住重点,聚焦重点,突出重点,课堂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学生学得更充分。
三、避免“碎问碎答”,优化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的烦冗,还表现在零散、繁杂的“碎问碎答”中。课堂上,教师针对文本逐句提问,问题一个套一个,且未经精心设计,随意性强。教师无意间把问题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师生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的有效时间也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流逝。
一位教师在教学《恐龙》时,一问到底。文中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教师前后问了9个问题:“‘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雷龙是‘庞然大物’?”“什么东西可以称为‘庞然大物’?”“一头大象有多重?”“六头大象加起来呢?”“为什么要和大象比,不和其他动物比呢?”“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你们听过‘雷鸣’吗?”“从这儿可以看出它的脚步声怎样?”试想,仅围绕这么一句话,就能提出这么一连串的问题,那么一段话甚至一篇课文的学习呢?这样的课堂能不显得烦冗吗?
所以,要给语文课瘦身,还必须改变这种“碎问碎答”的教学方式,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好好地读,好好地说,好好地写,好好地积累。上述案例中,教师抛出这一系列的问题,无非是想让学生感受到雷龙是“庞然大物”,同时学习“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可直接抛出指向教学目标的大问题:“这句话什么地方的描写让你感受到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去读,去思考,教师适时总结:作者巧妙地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雷龙的大。继而,再抛出问题:“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作者将雷龙和大象比,你觉得怎样?”让问题直接聚焦教学的核心内容——如何更好地作比较,进而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领悟“作比较”的方法。最后,教师还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一种事物。这样,课堂上问题少了,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多了。没有了繁杂的问题,学生有了扎扎实实的读写的时间,课堂才有应有的张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