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培育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路径与对策

2019-04-10郝会霞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4

物流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训物流核心

郝会霞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4)

当前,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领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产品、航空业、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等行业市场的多重需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也变得异常迅猛。而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广大物流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国内物流高等职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大约420多家高职高专院校都在其相关院系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同时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当地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也颇为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非常关注[1]。

1 当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育的迫切需求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从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快速转变,因此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具有多重属性,培养紧跟时代步伐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但是,基于过去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缺乏一定的交叉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在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时存在一定的综合能力不足问题,由此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对物流企业真实需求契合度有限,这也是学生的职业稳定性欠缺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急切需要高职高专院校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度优化。

从当前河南省物流业的具体市场需求来看,典型的物流企业大多喜欢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职业道德、物流技能、较好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而人才需求则主要是物流类的高技能操作性人才、中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应着力于培养物流操作技能型、多维复合型、初中级物流管理运营的相关人才,来服务物流行业第一线。譬如针对仓储保管员、配送员、运输调度员等岗位。一般而言,经历几年的实践性岗位训练,沉淀下来的学生会逐步升级为初、中级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总之,当前的物流岗位更多地呈现一种高度复合化、高技能型的态势,信息化、技能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对于物流管理毕业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也会更高更为细化[2]。

因此,基于对河南省区域物流人才及其岗位职业需求明确分析的基础上,逐步了解了行业企业真实需求,结合典型物流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如表1所示),明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应具备及着力于的核心职业能力,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还需要确定好专业的具体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最终完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具体路径[3-4]。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示意图如图1所示。

表1 典型物流企业具体工作岗位表

图1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示意图

2 优化培育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路径

2.1 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与开发[4-5]

基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围绕物流企业需求及技能点要求,树立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及其系列化课程开发理念。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来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的系列化课程,交叉使用多种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内容。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来选择项目化、一体化课程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物流核心职业能力训练。根据物流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将专业培养核心定位于具体实操层,简要了解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岗位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的初职岗位是基层技能型实践操作岗位,逐步经历1~2年的技术提升,便可胜任管理层物流业务主管方面的相关工作。见表2所示。

因此,在开发物流项目化课程时应将核心职业能力及岗位任务进行项目化分解,结合高专院校、区域环境以及行业特性(电商、冷链、航空等)或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功能型模块(仓储、采购、跨境电商、运输、国际货代、进出口等)为主线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6]。

表2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岗位

2.2 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学工衔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根据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追踪调查以及相关物流类职业院校和河南省典型物流企业调研中可知,针对物流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学生实操能力和职业化学习以及学生未来创新创业建议很多,这对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诉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按照物流企业岗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岗位,建成融理实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化校内实训基地,满足以物流设施、信息化及相关物流行业软件的实践性训练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为物流企业提供培训与服务功能[7]。

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特别要加大和现代化物流技术紧密结合的物流综合实训室的建设。当前,国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正大踏步前进,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手段的教学方法顺利实行的前提要有能够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设备。

2.3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拓展校外核心职业能力延伸渠道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高专院校才能实现多方延伸、拓展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框架。高职高专院校基于物流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与技术需求,不仅需要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纵深物流人才培养创新的思维,而且要不断深入开展与物流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物流装备、信息化、材料和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研发,从而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最终拓展专业的校外核心能力延伸渠道。笔者所在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长通物流、河南邮政物流、中海物流、郑州海马汽车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实行实习企业联席、合作的协议,通过签订协议来保证校企之间的部分领域的工学融合,在部分物流课程里基于企业需求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课程开发,深度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从而实现拓展核心职业能力延伸的渠道。

2.4 以赛促教,搭建促进核心职业能力提升的综合实训平台[8]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往往具有特定的行业背景,其交叉复合特性也要求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以核心职业能力诉求为依托,以物流企业岗位需求、技能大赛、行业演变等为基础,与物流企业的岗位深度结合,与物流岗位的要求相互匹配。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可以结合行业、企业、职业大赛的特定实践,搭建促进核心职业能力提升的综合实训平台。

3 优化培育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建议

3.1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建设,明晰义务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建设,各级政府需要完善并优化职业教育法规,明晰学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各方的义务与责任,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监督,并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延伸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外部机制。

3.2 学校内部优化,建立培育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平台

学校应致力于构建提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平台建设。

(1)在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上要支持校企合作,应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企业顶岗,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

(2)教师应多方举措,积极建立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体系。如教师可以通过顶岗实习,了解物流企业的业务重点与设施、设备、辅助情况,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专业课程综合目标。

(3)高职高专院校应大力推进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大实训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对于理论性教学,需要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联系区域性的物流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顶岗实习方案,从而实现校企合作价值最大化。

3.3 完善培育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外部环境

对于提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外部环境而言,需要完善、优化校企与企业进行深度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当前,诸多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是停留在物流管理毕业生输送、物流的部分课程学习、实践性教学等相关事宜上。应该提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去拜访企业、挂职锻炼,根据企业需求开发物流企业的真实技术项目,多参与、多沟通为企业解决实质性问题。根据不同的行业,诸如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等延伸合作助力企业发展,深化产学研用的联合机制。此举不仅可以大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于延伸教学的各类技术能力也会有所裨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当地物流行业企业的真实人才需求契合度较差。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者而言,需要多方研究并不断优化培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路径、方法与渠道,优化、培育、完善培养环境与各类机制、细节,这对于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实训物流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