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减轻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

2019-04-09娄敏

娄敏

【摘 要】课业负担过重是初中阶段的重要问题,是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重的课业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式要科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86-01

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问题。据统计,中学生每天平均学习时间约12小时,平均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近视率由28.42%猛升到70.88%。这是一个令人震憾的数字,并且近视的学生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将千千万万中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一堆堆书、一本本作业将众多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知识的奴隶!在过重的课业负担面前,素质教育成了一纸空文;在大量的作业面前,孩子们苦不堪言,滋生了严重的厌学现象。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已成为社会共同呼吁的重大问题。

为此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观念。组织教师进行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那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离不开“双边”——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一起努力,比如教师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勤勉敬业,提高教学艺术;学生刻苦用功,勤学好问。次一点是双方只有一方努力。最差的是双边都不用功。而现实中,从教师这边,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本人投入多,显效慢,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闻。没有几个教师愿意采用这个办法。于是一窝蜂涌向另一边——学生。拼命加班加点上课,拼命布置作业,拼命压榨学生,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教师本人投入少见效快,即使最终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教师还可以没功劳而有苦劳,还可以推说学生太笨,“你看,我下了那么大的功夫,他们也还是学不好。”别人也会同情理解,甚至夸赞这位老师用功。其实这类老师是懒惰的,因为他们避重就轻,表面一副老黄牛样子,其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头笨黄牛而已。

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基础上,认为要让学生学得牢、考得好,就要多背、多写、多练。教学方法也还是过去不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满堂灌填鸭式,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也无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再加上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年终测评,不得不通过重复繁琐的“题海战”,接二连三的考试来力求提高学生的分数,从而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没有了目标的指导,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所以我们认为学习目标不但不能废弃,而且必须在课堂教学予以坚持。认为必须找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知识问题化”和“高要求、低起点”“层递性”的原则,在教师的导学案、小组学习和展示评价中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体现。

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课堂的三个目的: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能力的培养,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三者之中知识是基础,我认为课上第一步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明确学习的目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研讨、交流都应该围绕目标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目标回顾”等形式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坚持以“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为指导原则来设计教学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小组学习和探讨交流。讨论和交流的量和度。我们要教师在备课时能涉及到:(1)讨论和交流在什么时候展开。(2)讨论和交流的问题是什么。(3)讨论和交流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4、针对学习小组(学情)的情况讨论和交流的任务怎样分配。

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此带来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针对学习内容大胆质疑,敢于思考,见解独特;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身心得到减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精心选择习题,及时反馈评价。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一定认真考虑,精心选择,争取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做的练习题,从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总之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质量,精讲、精练,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

三、评价方式要科学,要为“减负”,创造良好环境

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应仍按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的标准。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就应象“老黄牛”一样,成天辛勤地工作,从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出现在教室里,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能猫。老师的“老鼠”就是学生成绩。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也大多只有学生成绩一块。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准用学生成绩给教师定优劣排名次,但在考核中,其他都是软杠子,不好操作,只有学生成绩这一块比较硬实,有说服力,评比起来简单明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成绩仍旧是雷打不动的硬指标。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奖金福利无不与之挂钩,成為主要依据。在我们这儿,如果一个副科老师工作过于卖力,不仅同事们不理解,会有意见,领导也要找你“谈话”的。在此潜规则下,你让教师(特别是中高考科目老师)别死抓学生,别两眼盯着学生成绩,怎么可能?

总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长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从日常教学工作做起,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做到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把欢乐和笑声还给他们,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能书社,2002,253-254.

[2]肖川.大学生生命教育D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7.

[3]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457.

[6]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有效减轻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fgjy1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