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模式探索

2019-04-09金全寿何振兰

关键词:学科发展评价模式农村初中生

金全寿 何振兰

【摘 要】学生评价应该发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发展的功能,然而现行学校中的学生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尚存不足。比如未能真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未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中介意识,未能整合教学与评价,未能通过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理念和方式需要进行改革。现代农村初中教学,必须要以学科发展为方向,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学科发展;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37-01

一般来说,学生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甄别选拔,二是改进提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甄别选拔的评价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教育界一直呼吁要注重发挥学生学科性发展评价的引导、诊断、激励等功能,不断促进学生改进提高。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一般处于12-15岁年龄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此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是“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学生该时期形成的性格和个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等都会有飞跃式的提高。而且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初中学生的个性也正在逐步形成,学生的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意识和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也逐步显露出来。通过观查,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具有以下几个普遍特点:一是大部分初中生都具備较高的智商和情商,有些方面甚至让成人望尘莫及;二是学生的个性意识鲜明,想法独到、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三是学生情感丰富,对感兴趣的事充满热情和激情。如果该阶段学生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无可限量的。

但是现在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缺失,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才学习,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学习;自制力较差,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必须依靠教师和他人的监督;在某些事情上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较差,比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扫除活动上,教师要求学生把椅子全部放在桌子上,扫除后,老师让同学把椅子放回原位坐好,结果有几名在教室外扫除没回来的学生的椅子一直就放在桌子上,没有学生帮忙放回原位。这些特点是大部分初中生所共有的,有些特点在农村初中学生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二、当前的学生评价在促进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

1.评价未能真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课堂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由教师提前设计好,学生按部就班跟着学。有的学校甚至上大量的“习题课”:教师讲预习作业,然后解决课堂练习题,下课时又布置课后习题,下次上课时继续讲解上次作业题。相对应地,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仅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中,学生的自主探索欲被压制,学习自主权被剥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不关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也不关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升。

知识是思维的载体,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所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很有必要的,但评价不能仅止于此。在搜索引擎技术发达的当代,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当获取的恰恰是学校没有培养的综合思维能力,而不是搜索引擎能够取代的知识点简单识记能力。所以评价应该发挥导向作用,以评价内容的变革促进教学更加关注知识中内涵的思维,引导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2.评价未能真正关注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要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评价有意识地、有方向地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过程。

在当前学生评价的改革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提出,为了使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应该做学习过程评价。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得不到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单独设计一个评价环节,一般为提问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这样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分开的,依然是一种对于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不是过程评价。这是因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之时就没有考虑到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没有考虑到要将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更没有考虑到使学生评价。

3.评价缺乏中介意识,未能整合教学与评价。

现存评价之所以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过程,归根结底因为没有理解到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教学作为中介。

传统评价深受20世纪初工业效率运动及科技理性的影响,以标准化的测验、纸笔测验为主要评价形式。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把预先选定的知识教给学生,然后按照测验结果来检验和确定课程与教学达成目标的程度以及实施的效果如何。测验、评价的目的重在选拔、甄别,评价在教学之后,是教学的终点。这样的评价活动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状态,致使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分离,从而使评价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削弱。在考试之外,也有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提出了档案袋评价、综合素质评定等,但它们首先在实践中或无法操作,或流于形式,在学校中临近期末为完成上级交代任务而突击进行档案袋填充、操行评定等行为比比皆是,从而不能达到预设目的。其次,这些评价方式依然只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所以它们本质上依然是和教学过程相分离的。

评价与教学的分离使评价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作用被削弱,所以为最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改革应当具有中介意识,使评价在教学中展开,在教学中完成,通过教学呈现学生学习过程,以教学为中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农村初中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模式

1.目标设计应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过程性。

评价是依据目标对做事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学科发展性评价始于对评价任务的目标的设计,而且引领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目标设计至关重要。这里的目标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是评价标准,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是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是学习目标。

传统教学设计普遍存在割裂思维、点状思维、单向思维、抽象思维等弊端。当代教学设计要求将“教学”作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以“整体意识”统领教学设计,实现教师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型。以“结构意识”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的结构性转型与突破。教学设计的这种整体性和结构性从目标设计之始就应该有所体现。所以目标的设计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过程性。

整体性首先体现在“教”和“学”的统一上,任务目标是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二者结合的体现。其次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整体的思考,目标的表达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情感、过程的三个方面,而是对其进行融通式表达。此外还体现在对书本世界和学生真实生活的沟通,这样的整体性使学习内容在学生思维中活起来。

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度的本质追求就是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目标设计的层次性不同于传统中从知识的角度去看层次,而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的层次。比如小学数学课堂中从具象的剪纸、摆小棒等活动抽象出数学算式、数学概念等。目标的设计要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层次。目标的层次性也是教学设计具有“结构意识”的体现。

2.评价任务设计。

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对评价任务进行设计。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有不同的评价任务,比如有在课前进行的预习作业,课后进行的拓展延伸性作业,也有以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的综合性评价任务。但不管是哪种评价任务,都应该符合学科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任务的特点。以下就预习作业评价任务形式举例说明。

(1)预习作业是对学生学习前在状态的研究。

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是公认的,比如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作业的设计属于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一起,完整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不仅仅是语文课堂,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预习作业都应该是一个不可缺的环节。这是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预设的学生状态与学生实际表现出的状态可能是不同的,预习作业就要呈现出这种误差,判断学生在本节课堂中实际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与障碍,从而得出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2)预习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置。

预习作业的设计是因情况而异的。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动手做的活动,而且比较花费时间,这种情况就可以将这个活动设计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做。这样一是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二是让学生对这个活动有了真实的体验过程。总之预习作业应该统一布置还是差别对待,是灵活处理还是严格按照预设都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为课堂教学服务,属于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3)预习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由于教师要通过预习作业获得教学资源,所以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呈现出其思维水平和学习困难。这种预习作业绝不像传统预习作业那样读读课文,圈一圈生字等搞形式主义,而是致力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学习。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生评价的相关理念和方式也在一直变化和前行,评价逐渐关注主体性发展,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高层次思维能力。论文基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为促进学生发展,即学会学习,建立研究式的评价策略,形成了以下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赵静.初中英语教学发展性评价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2]叶婧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發展性评价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刘青.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

本文系2018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文 课题号ww〔2018〕GH053。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评价模式农村初中生
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中的外语教学评价研究
如何让学生从“考试者”走向“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