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及对策

2019-04-09路顺平

关键词:健康小学生心理

路顺平

【摘 要】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也严重阻碍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多年来,尽管全社会都在一直努力根治这一顽疾,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若想破解这一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难题,还需要多管齐下,政府、学校、教师及家长在这场变革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轻;教育;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88-01

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这是多年来人所共知的很难扭转的事实。近年来虽然教育部下了大决心,强制全国各地小学“减负”,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是负担越来越重。在全中国,最苦的、睡眠最少的是小学学生,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现状

1.学习时间长。

小学生从早8点至下午5点在校时间7个小时,很多小学生上课有时感到疲劳。

2.学生作业多。

据调查表明,小学生日作业量2小时到4小时,部分孩子晚上10点以后才能睡觉。不少教师仍然布置大量的抄写或计算类课外作业。

3.课外辅导多。

有近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家长在学生课余时间或双休日、节假日为学生安排补课或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艺术特长班等,还有部分家长请有偿家教,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量被占用,学生玩的时间、自主活动的时间几乎没有。

4.“主”科挤占“副”科时间多。

不少学校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下,语、数、英等“主”科大量挤占非考试性科目的教学时间,音、体、美、劳等技能课的课时严重不足或名存实亡,活动课变成作业课、复习课、辅导课。

5.睡眠时间不足,锻炼时间太少。

沉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小学生睡眠时间相对不足,按照小学生每天需要九小时睡眠的标准,百分之二十四点三的一至三年级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八个小时。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睡眠时间缺乏必要了解,不知道孩子究竟睡眠达到多少时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运动时间少的可怜,而且小学生身体健康不良信号频频出现,如视力下降,肥胖等。

二、原因

1.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各县市优质教学设施、优秀师资力量向市、县城集中,教学资源分布极不合理,乡村的小学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种格局实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经过“掐尖”,优秀师资和生源集中到了市、县小学,乡镇小学连任课教师都配不齐,这就造成了学生间、家长间、学校间的相互攀比,恶性竞争激烈,最终导致小学生成为大规模题海战术的受害者。家长不管路途多远、花钱多少都要去择校。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一味填鸭式、照本宣科,不注重启发引导,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2.相关部门不作为。

关于减负问题,教育部20多年连续下发了30多个文件依然未能“减”下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家庭作业多、补课与乱收费现象往往是或一罚了之,或避重就轻,或干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难道不是“补课之风仍然强劲、学生负担愈减愈重”的根源之一吗?“国家明令禁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允许为之。对公然违抗的,就必须予以严厉的惩处,不仅不能使其占到便宜,而且必须使其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以儆效尤,禁而方止。”对于公办学校补课,教育部门遇有投诉会去查处,但效果甚微,从而助长了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歪风。

3.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无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生每天花费很长时间在学校里。据调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小学阶段的周课时数属于较多的国家。我国小学的家庭作业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而且不少是重复作业,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我国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基本上是“满堂灌”,大多数40分钟的课堂都是老师“侃侃而谈”,学生只是应和老师,从而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导致学生的巨大劳动量来弥补上课的不足,造成巨大的课业负担,一天下来,几乎有五节课都在上主课。使孩子根本没有多少玩的时间,身心自然受挫。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客观来看来自社会、学校、教师及家长的不正确干预,从主观上来自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试,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多次从课程、教材、大纲等方面进行调节,以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然而,不少地方为了提高考试及格率、优秀率,采取了各种强化措施,从实际效果上看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鉴于此状况,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本人就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谈几点建议:

三、建议

第一,学校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非考试类课程。一是,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搞好非考试科目教师的培训和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二是,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遵照体育教学大纲,规范组织学校体育工作。要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开全、开足体育课,不以任何理由挤占、削减,不断提高体育课及课间操的质量。三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研究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课外活动形式,加强活动组织,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开展区域、校际性、班级间的学生的文体活动,形成浓厚的学园文化氛围。

第二,全面禁止小学各年级段以各种名义补课。我市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给学生有偿补课,以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减负的目的,但加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导致师生们身心疲倦,苦不堪言。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有碍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有关部门全面禁止。

第三,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议政府加大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学校建设上应当追求合理化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城乡、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的差距;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教师轮换制和教学管理人员轮岗制,缩小校际差别,使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公平,教育资源更为均衡。

第四,变革评价方式,强化学校常规教育功能。建议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出台措施把考试成绩与学校评价分开;另外还要使检查工作常态化,力争检查出学校的实际工作和实际效率,让学校回归教育的常规。

第五,加大力度,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立场,这一点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普遍公认的。转变人才观和用人观,引导营造社会用人机制的健康环境,使学校、学生和家长看到追求真才实学更能得到发展。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学生减负才能真正的良性、持久、健康。

求知、探索的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孩子对陌生事物更是天生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会严重挫伤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意愿,损伤孩子探索陌生事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孩子创造性的发挥。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把被剝夺的童心和乐趣还给他们,让孩子能全面地、自主地、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减轻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性策略研究》(fgjy1807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健康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