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现状调查

2019-04-09刘娟齐红岩

关键词:素质改革评价

刘娟 齐红岩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79-01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当前评价体系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要求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近年来,综合评价改革也在不断推行。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而我们所任教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义务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个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评价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发展。

课题背景几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随着这种推进,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成为能否使素质教育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亦成为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生评价又是“评价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实施,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传统的学习评价以“知识获得”为价值追求,学生在课业负担上不断加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入新课改实验之后,尤其是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深切感受到,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理念的变革,因而,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要彻底改变以往过于单一、集权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农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目的。

对于学生品德和习惯的评价过于模糊、过大、不够具体;对于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容。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3.评价标准。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4.評价方法。

过于单一,一般为等级评价+综合性评语。这样评价被班主任“垄断”,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水平。

5.评价主体。

教师成为现行评价的唯一主体,而评价的真正主人公——学生则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式。

6.评价重心。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由此可见,现阶段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已很不相符,甚至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极大阻碍。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农村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的界定学生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我们研究目的:(1)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全面、公正、科学评价学生的制度,以此激励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健康成长。(2)激励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积极发展。(3)通过有效实施“自评互评”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4)建立学生评价工作科学、持续、有效的重要保障机制。(5)探索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和思路。(6)通过组建实验队伍,开展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使广大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评价改革;并提供先进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交流研讨的平台。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现状的调查研究》(fgjy1807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素质改革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改革之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