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2019-04-09沈明明
沈明明
【摘 要】中小学生的美术作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教师在对中小学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时却采取统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不仅会导致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被扼制,同时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也会逐渐失去兴趣,挫伤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因此,在对中小学生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更多地选择鼓励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热爱与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实践研究
学生想要对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固定,作业则为有效地手段,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是课程教学的延续。而对作业进行评价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项常规工作,通过对作业进行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并且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还可帮助教师优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多种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加强对科学的作业评价的重视,并且在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与总结。本文也正是从实践出发,總结出对中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
一、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美术本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特殊性也显而易见,因此学生的美术作业也具备很强的特殊性,美术作业本身就带有着学生们非常强烈的个人审美情趣与年龄特点。前文提到的作业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成果检验的重要方式,在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中,大都是美术教师采取打分或者是写评语的方式。这种传统形式的作业评价方式从表面上可以体现教师个人的技术水平,也容易保持作业水平的整体统一性,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课程中,由于年龄较大,对真实生活的认知不受约束,因此,不管在对物体形态的塑造还是色彩与空间等多方面的运用,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进行创作的。这也就使中小学生的绘画作品,常常表现出惊人的创作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学生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不真实、不合理性,很多教师还是依据“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评价,这将会导致学生的天性受到扼制,他们的创作力也会在教师的打分中慢慢丧失殆尽。
(二)过分强调教师个人评价
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学生由于年龄等生理特点致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引发出来,但是,这种学习兴趣极不稳定,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才能持续出现。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在兴趣上的满足感,如果教师以自己为评价标准,按照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的对错,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兴趣,逐渐开始讨厌上美术课。
(三)过分打击学生创作自信心
现如今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时代,非常重视个人的自信与创新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在美术领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对他们的个性给予最大的尊重。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对于学生都喜欢统一标准加以要求,使得学生只能按照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进行画作,这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进而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改进策略
(一)肯定学生的创作力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对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时,其依据的标准就是学生画的像还是不像,如果画的像,那么成绩就是优;如果画的不像,那么成绩就是及格或者不及格。这种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很多学生也正是因为此而不愿意上美术课。随着中小学课堂不断地深化改革,教师们需要认识到在对学校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时,努力去了解学生个人的创作意图,对他们的大胆创作在予以肯定的基础上,再提出中肯的意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二)让学生参与评价,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评价
开展自评与互评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也比较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学生创作思路的拓宽与创作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评价时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对作业开展自我评价,向教师与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以及在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或者是在画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作力。
(三)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结果的一种补充与修正。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学生画的房子与大树近的情况下比较,而离得远的则显得非常大,学生们认为近的好看,远的不好看。这时,教师则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形式的补充评价,引导他们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这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鼓励式的评价也可提升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进行评价不能只看它的好与坏、对与错、优或劣,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如果每一位美术教师都能在美术作业进行评价上花费一番心思,肯定可以提升学生对开展美术绘画的兴趣与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随之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实现自身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浩.实现中小学美术教学科学化的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0(30):44
[2]刘雪.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14)
(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