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019-04-09侯发政

关键词:师生关系探究数学

侯发政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64-02

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作为一个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深思一个问题,也是众多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重要改革对象。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注重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必须思考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认识不到位,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活跃,不加分析地过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数学课看似热闹,却冲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因此,在理念更新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和关注。

一、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紧抓重点,步步引导)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2.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世间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照本宣科的按照标准答案来评价错对,给予学生按照引导路线来进行发散。

二、提升学习体验,感受学习乐趣(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体验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伴随或发生的心理体验。这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向度。学习体验是教学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是教学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在教学中,牺牲一些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来培养和保护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爱好,那么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会把这些推动的知识找回来。如果失去对学习的探索、创造,那么不仅会使已学的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在不记得将来会促使他们彻底失去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1.在情景中学习数学。

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目的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在情感中体验教学。

数学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任务。教学要面向全体,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每节课都给学生创设发现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调动其积极性。

3.在探索中学习数学。

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和联系。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的活动,亲自探究过程,使学生活动知情合一并再造出新知识。

4.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中要明确合作主题、合作采用什么方式、什么要求等,探究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师生关系大概三种观点。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上述观点争取做到第三点,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

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长辈亲人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是教师专业的体现,作为一线教师,让我们借课程改革的东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策略,努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3.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本次研究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领数学教师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和实践,在科学观的指导下,树立“以生为本,向导与服务并重”的教学理念,寻求有效、高效、优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使教育教学在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3)通过研究,构建立足“生本”的教学设计方式、课堂评价机制,形成基于现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策略。

(4)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的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注重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fgjy1802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