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一根拐杖

2019-04-09林淑萍

关键词:中年级指导习作

林淑萍

【摘 要】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正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途径。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其实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继承和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起步,因此,指导好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03-01

一、多尝试,让学生有写作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好奇心极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容易产生兴趣,但他们毕竟年纪太小,不会观察分析,更不会思考探究,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他们,使他们产生写作兴趣。注重习作兴趣也有很多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第一次——”时,我先让学生去尝试第一次做一件事,注意把你第一次做事情的经过和感受记录下来。在课堂习作前学生纷纷发言,把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写了出来,就是一次不错的习作课,其实很简单就是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写。例如《愉快的春节》、《端午节》等很多与节日有关的题材,还有与课外活动相关的一类题材,还有一些与劳动有关的,都可以采用体验法来指导习作,学生在体验中记录下自己的经过和见闻、感受,写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二、多观察,让学生有写作的素材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熟视无睹。由此可见,无话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教学三年级习作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比比谁写得有意思。事先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和记录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有意思的发现,有的写《屋檐下的燕子》,把燕妈妈精心照顾小燕子的情景写了出来。有的写《草丛中的发现》,把那可爱的蜗牛,勤劳的蚂蚁和许多生活在草丛中的小生命写活了。有的把小河的发现,田野的发现,甚至是土里的蚯蚓,墙角的蟋蟀,菜叶上得瓢虫都写出来了。这些难道不是细心观察的结果吗?

三、多引导,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1.范文引导。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篇范文。让例文为我们引路,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例文,学习小作者的一些习作方法及习作技巧,还可以从例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不会习作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方法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时时刻刻都可以运用,一篇好课文可以成为我们指导习作的天地,在教学好文章时,恰当地渗透贯穿习作指导,久而久之,相信学生就会学会习作,写好习作了。

2.擅听电视。

我们往往告诫孩子说:看电视不好,视力会下降,学习会退步。我的孩子常常运用电视上学来的知识,语出惊人。虽然如今电视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很多节目少儿不宜,但只要善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就能充分發挥电视的积极作用。学生从电视上了解到这样一些事:随意浪费水电,乱扔垃圾,砍伐树木严重,伤害有益动物和珍惜动物,非法占地,污水排放,汽车尾气污染……针对这些现象,学生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写起习作来自然就容易多了,电视中的不少节目还能使学生欣赏到不同的语言风格,或幽默,或深沉,或激昂,或优美,无形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3.注重学生习作的批改指导。

教学习作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一篇好的习作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因此要想中年级习作水平有所提高,必须重视习作的批改与指导。以前我们班的几个后进生习作写得一塌糊涂,要么就写几句话,要么一件事情他写不明白,有的干脆不写。针对写得少这一情况,我就面对面进行指导,逐句逐段修改,边教他修改边教如何写作。对于不写的,就让他先说,把心里想说的边说边写出来,说不出来的我干脆帮他说,然后在修改。一次,两次,几次,不会的习惯逐渐改变了,学生变得有话说了,有事写了,习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好文章必须要修改,尤其是刚刚学习写习作的学生,更要教会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有时要修改好几次才会成为好文章。

总之,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交谈写作,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把学生的说与写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猜你喜欢

中年级指导习作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