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与中学多文本阅读的衔接问题

2019-04-09孙夏冰姚瑞

关键词:部编语文课课外

孙夏冰 姚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01-01

随着教材版本的改革,截至今年秋季入学,中学的语文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教材,这无疑是教育界的一件喜事。可是,语文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却相差甚远!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这一块,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明先生在《论语文教育》一书中着重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这也是未来語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语文部编教材的学习和理解,我觉得作为基层中学语文教师,现在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如何在初中三年里,将学生在小学六年里遗失的阅读给捡起,并做好与中学多文本阅读的衔接?

于是,在学生入学之初,我便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做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语文课就是单纯的识字课。

2.学习语文课文就是背课文的中心思想。

3.小学六年中没有完整的阅读过一本课外书籍。

4.小学的语文没有纯粹的阅读课。

5.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就是简单的背诵与记忆。

6.学生还不具备赏析优美句段的能力等。

7.很多家长认为课外书就是闲书。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教育研究者也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越早阅读越有利。而我所调查的结果是学生的阅读几乎为零,这对于我们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所以我认为想要做好衔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杜绝“猛嗑药”,阅读的“小碎步”走起来

虽然已进入初中,阅读仍然一片空白,我们语文教师也不能违背规律的猛治,只能小碎步的走起来,开始引导有意识的阅读时,还是要减负的,即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一个教师心里,可是在我们农村学校里已经起步晚了!所以我们尽量把其他方面加给学生的负担减少。阅读也注意适量,不要太多的功利性阅读,对于孩子而言,阅读起初应该是快乐至上。因为多文本阅读教学就如同马拉松长跑,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得那么紧,结果肯定是跑不下来的!就像希腊神话中的那个推着大石头的西西弗斯,费了很大的力气把巨石推上山,随时又可能滚下来,因此我们还是要“小碎步”的走起来,慢慢前进。

多文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前提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多文本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收益终身,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要求。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据调查学生读书、看电视、游戏的时间差不多,在这样一个缺少读书氛围的环境里,关键要引发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几乎全部是围绕着老师转,进入初中,首先我们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在阅读上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对于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还是足够的充裕,学生的阅读目标不能太功利,多读些课外的“闲书”也是可以的。同时不能一味的让学生看些教辅作文书,这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惰性。“好书不求甚解”自由阅读能极大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者提升阅读兴趣,语文课文也是不可遗落的得力工具。语文课文有人文的、审美的、感性的,语文教师尝试用浅显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中,学生在语文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爱上阅读。也可以适当加入网络文化,娱乐性刊物与杂志,让学生的视野更的开阔,阅读旅程也异彩纷呈!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衔接得走自己的路,不断更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每个阶段的阅读能力做了详细的要求,但是我们却不能照本宣科,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我们实施教学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对于我校的七年级的新生来说,感性认识要大于理性认识,还没有从小学教师的影响下走出来,所以我们日常的教学应该分时段进行。开学的第一个学月:我们首先是以课本为基础,再从课外选与课本类似的感性有插图的片段,自从表层比较,符合刚入新生的年龄特征,便于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多篇同时进行的意识。其次,在第二学月中,进行任务驱动下的多文本阅读,但是文章的数量应该有严格的控制,篇幅上以短篇为主,应是一篇课内和一篇课外。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和内容的集中明确,克服语文学习的随意性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所有的阅读教学都是事先设置任务,时间久了,容易让学生阅读趣味降低。因此在第三学月之后,学生的阅读量逐渐丰富起来之后,我们应该适时给与阅读方法的指导。将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给与学生引导。例如《背影》这一课让学生对“父亲翻越铁栅栏为我买橘子的动作”精读示范,让其迁移至课外类似的文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外的文本中找到阅读的自信,精读和略读的结合,也防止浅阅读的陋习。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扣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常言道:“方法总比力气大”。阅读方法在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衔接中,我觉得是必不可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者,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之后,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从课外选取文本,组成兴趣小组在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为学生以后的经典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文本阅读教学在农村的语文课堂上是一个崭新有挑战,有活力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每一位在基层从教的语文教师上下求索!在农村这贫瘠的土壤上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立足农村初中实际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dwbyd170123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部编语文课课外
例谈部编高中教材基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浅谈部编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选取和使用
大还是小?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元素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