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2019-04-09海雪丽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海雪丽

【摘 要】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迫使语文教育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我参加农村小学教学一线工作十几年中,发现有很多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读书只打电子游戏,其中大多数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有效督促。很多学校的老师只管教好课本上的知识,根本没有进行课外阅读,更谈不上课外阅读的指导了。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严重的缺失状态。为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缺失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对策。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91-02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我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发现有75%的学生认为应该多看课外书,觉得看课外书有很大的好处,并能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这些数据非常可喜的表明农村学生已具有了课外阅读的意识,但也不容乐观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环境因素的制约。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渠道较为狭窄。农村周边缺少购书中心,书店之类的卖好书的地方,即使有的学生愿意去阅读,也仅仅限于读一些优秀作文类书籍,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名人传记等等。有些农村小学校内设有图书室,室内图书陈旧,有的甚至十多年没有增添更新过一本书,这样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小学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并且面对考试的压力,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课业所占。

2.家庭方面重视不够。

在农村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有爷爷奶、外公外婆照管,在老人们心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爱学习的好孩子。80%的家长认为学生买书是浪费钱。大部分家长的观念滞后,他们不支持孩子去买课外书,理由只有一个与学习无关。即使主动去帮孩子买书的,买的也只是练习册各类试卷或作文书。课余时间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较少的督促孩子博览群书,更加无法使孩子形成连贯而有效的阅读。阅读量远远无法达到要求。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

3.教师方面因素。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方法策略指导。“孩子们,在课下多读书吧!读书有好处!能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指导阅读方法,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开阅读课。所谓的“阅读”也只是在作文课上,老师简单的读一两篇范文,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方法推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缺少阅读动力,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是很难的。老师们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老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一学期下来,学生就只学了二三十篇课文,所学内容较为单一,组与组之间的文章缺乏联系,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沟通。老师授课仅限于教课本内容,虽然经过了几年的阅读训练,但是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

4.学生方面因素制约。

我在一线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读书无用,上学毕业到时候还是同样打工,读书不读书区别不大,学习目的十分不明确。还有一部分学生也想读书,但是没有精读的意识,不懂精读的方法也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一味地泛读,也不会做读书笔记。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消遣和开心为目的。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学生有指读,唇读现象,以及读书三心二意,丢三落四;写作文前言不搭后语;或者一篇短短的文章,却总结不出中心思想;还有的对短短数语的数学应用题产生误解。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

本人认为农村小学要进行有效地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具体要采取以下策略:

1.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实现观念的根本转变。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2.积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平时我们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办读书兴趣小组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儿童读物的故事片段,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停下来,来一句“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從而激发学生对阅读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兴趣。

(2)讲名人的故事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如叶圣陶、毛泽东、老舍、高尔基等,也可以对课外书读得多、知识面广的学生给予表扬,既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开展读书会展示自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渴望得到知识的同时,也想将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别人的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平时,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读书会、故事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4)用奖励的机制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

3.保证学生有大量阅读的时间、养成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每日一读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力还远远不够,教师要适当的要求学生每日都要进行阅读,要作硬性规定,形成要求。让课外阅读真正的融入的学生是生活当中,让阅读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吃饭一样形成规律。

(2)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适当的做读书笔记,记下自己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或者语言优美的地方。将课外阅读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应该真正发挥阅读的真正效用,真正阅读的作用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总之,农村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农村教师就要突破一定的局限让语文课外阅读发挥最大效用,教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赵宇.浅谈农村教育中的有效阅读教学[J].华章,2017,1.

[3]白芍.农村教学点滴[J].中国教育,2017,1.

本文系2018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fgj1800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