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2019-04-09方燕

关键词:风筝济南散文

方燕

【摘 要】汉字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最终为人们所保留使用。而由汉字所构成的中华语言更是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散文除了拥有精准的言语表达之外,更加注重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与意境。本文我们将针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89-01

众所周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传统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了。与此同时,各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在应运而生。因此,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重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那么,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呢?具体如下: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主体地位,发挥着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其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对文章进行相关的分析,对好词好句展开鉴赏。但就学生而言,其长期以往极易产生被动的学习态度,无法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索意识。这便导致了学生们机械化的跟随教师的进程学习,抑制了思维的扩展。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只需要明确自身指导者与引领者的身份,在学生们遇到疑惑或者是分歧之时加以帮助,推动其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帮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既包含了人物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生活场景以及语言文字等表层内容,又涵盖了作者想要塑造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文章主旨等较为内在的方面。我们以人教版初一上册中《春》这一散文课文为例:首先,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朗读对文章的字词句等内容加以预习,并且赏析其好词好句的应用。其次,分析与感悟作者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式。最后,感悟《春》中比喻與拟人修辞的应用,从而进一步的领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所塑造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感悟其生命力[1]。

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从某种程度而言,扼杀学生个性相当于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特点,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众所周知,每个个体对相同的事情都会产生自身不同的看法,这是个性化的体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对相关文章的看法和独到见解。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以此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我们以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为例,就文章中的“我”而言,“我”从小便不喜欢风筝,因此自然而然的也强制“我”的小兄弟不准放风筝,并且控诉这是没有出息的玩意。直至有一天,“我”发现了小兄弟偷偷地糊风筝,便粗暴的扯烂了风筝。多年之后,直至“我”长大才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而言有着怎样深厚的意义,因此便一心补过,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了此事。针对这篇文章,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见解,部分同学认为“我”的做法即粗暴又无理,因此该文章给其留下的最深印象便是兄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部分同学却通过这种种表现感悟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针对这种现象的存在,相关教师应当对双方皆加以肯定,并且阐述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大量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欲所在[2]。

3.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相关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外。就其教学模式而言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变,如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达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并且推动学生心理机能实现发展的目的。而就其主要形式而言,其涵盖了朗读、表演、辩论等多种形式。我们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为例进行分析:就此篇散文而言,作者主要描述了冬天之时济南特有的冬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因很多学生都没有亲眼目睹过济南的冬天,仅仅是依靠这篇文章从而获取对于济南冬天的认识。因此,为了深化作者在文章营造出的情境,相关教师可以采取绘图等形式,令学生们结合文章并且通过自身的想象,绘制一幅济南冬天之景观图,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同样可达到此效果。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济南冬天之景的相关视频,从而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们体会文章之意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而言,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散文之美。

参考文献

[1]张瑶.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赵相萍.拓展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视野的对策研究[D].五邑大学,2018.

[3]朱章玮.翻转课堂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广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风筝济南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