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4-09张志宏

关键词: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

张志宏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积累、不断显性化的过程。单靠教师的满堂灌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炫丽的图片,温暖人心的音乐,感人肺腑的视频成为语文课堂上画龙点睛的辅助之笔,而这都得益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68-01

伴随科技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的妙用。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学《彩色的非洲》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感受非洲的风土人情,这恰好是學生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非洲美景,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非洲景色的神奇。又如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这是一篇说明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制作好课件,用多媒体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内容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者发现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布置学生写《妈妈,我想对您说……》,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教《荷叶》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作了如下设计:

(1)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

(2)学习荷花的样子时放一段有关荷花的录像片,师配乐解说,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展开讨论,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荷叶的挨挨挤挤。

(3)学生配乐读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填空练习,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加大训练力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了多方面素养的提高。

综上,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柴慧芳.《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张文娟.《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四川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