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09冯煊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应用

冯煊

【摘 要】微课作为当代素质教育下的衍生物,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微课本身赋予了课堂上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微课的视域下,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均极大的提升,使得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合微课的授课模式,改变了物理枯燥无味的印象,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物理,由表及里的感受物理的真谛,形成更加深刻的知识体验,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变革。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62-01

引言

微课与初中物理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透过问题的表象看本质,对待物理问题产生了更多的探究心理,在微课模式下,学生的好奇心迸发,能够逐步的突破重点,化解知识的疑难杂问,将物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信息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重塑学习的信心,充满求知的动力,教师可借助微课更加顺利的展开物理活动,消弭学生的认知障碍,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滿兴趣的课堂上,学生潜移默化的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的讨论与思考,带动兴趣的往往并非知识本身,而是基于知识点展开的疑问探究,疑问点恰好符合学生的理解层次,通过微课的概念解读,实践指导让学生对知识点充满兴趣,解密物理知识背后的韵味无穷,对学生产生磁铁一般强有力的吸引,甚至鼓励学生自发的创造联想,在兴趣的牵引下摸索物理学习的窍门。例如:教学“弹力”时,通过动手实践与微课演示的结合,让学生更加自然的走进弹力的探索空间中,教师先分发一些橡皮筋,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发生的弹力现象,感受弹力,结合学习过的对力的理解分析弹力的作用,从弹力到形变,发放橡皮泥,让学生捏出不同的图案,在橡皮泥的弹力变化下,展示不同的形体,此时学生们仅获得了有关弹力的基础认知,再次借助微课的ppt演示,展示各类不同的形变信息,学生们更掌握了宏观的理解,微课图片中物体在形变后有的恢复了原装,有的无法恢复,还有的物体虽然在压力下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形变,但通过微观的模拟,发现部分物体依然微小的产生了变量,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当以跳水远动员为案例时,教师播放田亮等运动员跳水时优美的画面,进而切换到模型人物上,学生被深深吸引,相较于简单的板书图形学生参与的兴趣更高。

二、思维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

物理学习的一大困难在于知识的抽象性,当物理的问题较为抽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任由学生怎样的绞尽脑汁,都难以找到化解问题的途径,此时此刻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如康德所说,思维无直观是空的,学生理解起来模棱两可,解答物理的问题时也缺乏思维触觉,微课本身具有直观的优势,应充分的展示直观的内容,制作微课时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摘选能够让学生感到趣味并更好理解的信息,让学生对物理具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和感触。例如:教学“汽化和液化”时,这种微量的变化单靠想象是不够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想象的偏颇,微课仅通过一分钟的视频解读,就能够将沸点、蒸发等资料详尽表达,使得学生在探索自然现象中解读了更多自然奥秘。

三、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学习一时,事在人为,教师教得好学生仍旧参差不齐,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恰到好处的自我弥补,才是成才成长的契机。微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还应让学生具备自我探究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压强”时,通过微课视频先让学生对压强的有关概念、特征、情境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视频中一个小朋友在雪地里踩踏玩耍,这时候提出疑问,压力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顺势想到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小朋友跳跃起来后的压强变大,站立的时候压强相对较小等,顺藤摸瓜的联想到相应的概念,此时就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预习空间,他们将想要提问的内容在微课问答板块上传,教师预先做好准备,课堂上逐一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一时积极无两。

四、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抓住重点,获取核心的知识内容,据此引经据典,衔接知识相应的体系,很多相似的或者想反的信息点都顺理成章的得到解读。例如:教学“浮力”时,重点难点在于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此时就需要分析和推理,侧重直观具像的表达,微课本着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标。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利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形成基础的概念,通常学生会形成“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样的思想,可通过小铁钉与小木块的实验纠正学生认知的误区,减少混淆空间,产生生动而感性的认知。

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回顾知识,将物理有关的问题总结起来,可通过微课建构思维导图式复习模式,让学生对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初中物理可分为:声、光、热、电、力、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规律、实验原理、具体应用。综合化的概括使得学生及时消化知识,通过微课自我选择信息重复观看,强化记忆力。复习中整体把握有关内容,囊括相联系的知识脉络,让物理复习也相当有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的知识有概念、公式、规律等相应的内容,物理的量较为复杂,各项物理的信息容易出现混淆,微课下物理信息区分的更为具体,学生掌握知识也更为方便,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功效,及时性呈列图表、图片等信息,勾起学生探究物理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让物理探索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触发微课下物理变革的新体验。

参考文献

[1]孙胜霞.小议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7):66.

[2]李艳玲.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69):124.

[3]刘伟,刘鸿博.浅谈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几个方面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154-15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微课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