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

2019-04-09郑美荣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合唱教学小学音乐

郑美荣

【摘 要】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表现和演绎能力,而且还应该形成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呈现出合唱的理想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更加重视对合唱教学的研究,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活跃教学氛围,强化情感体验,实施个性化教学,注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32-02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实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也在渐渐的推进优化进程。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教学的奠基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的教学更是为学生的美学的理解和音乐技巧学习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限制,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研究的意义

1.改变传统教学弊端。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也相应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大多采用包办式教学,由老师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对于音乐这种灵活的艺术学科来说,是极大的影响。对着新课标改革的引入,我们意识到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变。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这变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任务。

2.学科特点的需要。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担任了小学学生对于美的欣赏的眼光的养成,进行艺术渲染的重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一生中都是重要的,值得我们进行一辈子研究的。学科本身特性的限制要求我们的课堂形式不能够死板乏味。学生需要在教学中获得乐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小学音乐学科要求我们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其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1]。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育过程中,學生的自身条件,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对于音乐这一充满艺术气息的灵活学科来说,教学绝对不可以一概而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在音乐方面的闪光点,我们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意识到 这种不一样,进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得到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在合唱中“各司其职”,就能够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2]。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机械地将知识教给学生,而不管学生的接受情况,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慢慢地对于音乐失去了兴趣,最后对音乐产生厌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老师应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同学们进行一些音乐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久而久之,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会越来越高。例如在学习《两只小象》时,老师可让两个学生扮演小象,其余同学进行合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音乐对学生的最大益处。

2.深入分析音乐作品,强化情感体验。

在对声乐作品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其关键就是要内心能够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要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去,充分调动自身的感觉、思维及情感,这样才会演唱时产生内心的美感,这样的体验是令人愉悦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分析音乐的艺术表现形似、音乐风格特征等,并拓展音乐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3]。例如在教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探究作品的节奏、旋律、调式、力度、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在演唱中也注意感受、体验这首曲的音调及其情感特点,进一步结合发声技能、认知理解及演唱表现其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愉悦身心、健康体魄、完善人格。围绕着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其全面素质。

3.实施个性化教学,发挥最大潜能。

在音乐教学中,每个学生的音调不同,老师也不能教给每个学生同样的学习方法,因此,老师必须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别进行个性化教学,甚至对个别特殊的同学进行单独教学,从而让合唱教学更好的进行下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4]。例如在学习《快乐小舞曲》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分组教学,然后对每个小组分别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们自己巩固练习,在合唱时才能顺利完成歌唱学习。

4.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来说,学生对于课堂的集中并不容易。小学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关心还保有极高的存在度。我们也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结合更多的新鲜事物,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加多样性的教学课堂。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进行合唱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更方便于教学的进行。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电子设备引入教学视频,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关于歌曲主体的知识,进行对歌曲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小动物的欢快之情更加理解,有助于实现更好的合唱效果。

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做好合唱教学的指导,顺应儿童的天性,因势利导,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获益。童心向歌声,歌声育童心,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欣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彩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4(05):146-147.

[2]王自秀,李艳.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4):50.

[3]彭荣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07):42.

[4]李梦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J].北方文学,2017(02):86-87.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合唱教学小学音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