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9-04-09杨洪福

关键词:音乐审美培养方式高中音乐

杨洪福

【摘 要】高中生已经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节奏、音色、情感和乐器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审美;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20-02

高中音乐教学属于“辅修”的范畴,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的品味,避免音乐庸俗肤浅的欣赏水平,逐步过渡到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使个人的素质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一、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方式

1.歌词过渡到纯音乐。

歌词能有效反映音乐本身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但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是需要锻炼学生纯粹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音乐的乐器,节奏和旋律本身的情绪有效地感受和理解它,以便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当然,从歌词开始音乐欣赏是可以的,但是歌曲本身需要有典型的特点和较高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避免庸俗或腐朽的音乐进入课堂教学。中学教师应严格检查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学习曲目。

2.从流行音乐到民族音乐。

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流行很感兴趣。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音乐,只要他们有高水平的音乐,就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流行音乐可以选择具有风格特点的音乐素材,如:周杰伦的古典民族风格音乐,在日本和韩国的音乐舞蹈,欧洲和美国等重金属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本身是不同的,体现着不同地区风格特点,可以通过学生愿意接受的音乐审美的介绍性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良好的感觉和理解能力。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分析,可以选择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当然,并不一定仅限于中国民族音乐,教师也可以选择来自世界各地充满异国情调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让学生知道更多关于世界的音乐,拓宽学生了解音乐的范围,不要让学生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领域的音乐,尽量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音乐空间。

3.从乐器独奏到交响乐。

在纯音乐欣赏中,学生可以从乐器独奏的音乐入手,充分了解乐器的音色和音乐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步过渡到交响乐。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乐器在交响乐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乐器不同特点的能力。同时,纯音乐欣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空间。特别是交响乐的表情就像一个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起伏,让学生需要完全感觉变化和过渡的音乐,音乐故事有一个不断变化和连续性的过程,让学生完全理解交响乐所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流行音乐的理解。

二、教师在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上应具备的能力

1.对音乐范畴有较广泛的认识。

不同的音乐类别有不同的属性,教师自身也应该对不同的音乐形式有多种理解,从而提供丰富的音乐欣赏素材和欣赏指导。教师应该比学生更了解音乐,从而帮助引导学生发展到更高的音乐欣赏水平。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教师自己都应该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流行音乐和接近学生是必要的。通过简单易懂的音乐,学生可以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更强的识别高水平音乐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不应局限于音乐教材教学。教材教学与现实的变化情况相去甚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它更理论化,使学生不会有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不断丰富课堂教學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拓展音乐的审美空间。

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有更多高质量的音乐素材可供选择。同时,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最新最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材料,这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呈现,音乐可以欣赏声音和绘画的视觉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当然,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使用多媒体的能力,以及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下载、编辑等能力,从而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形式的展示。

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它还能有效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教学互动,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同时,学生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音乐进行欣赏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防止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形成消极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私人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兴趣等。从而调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使音乐成为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在相关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个人经验,这更符合他们对音乐理解的经验,从而避免难以理解的音乐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音乐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与学生分离。

三、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更具有娱乐性,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必修课,因此学生的课程安排会更轻松,甚至会有更多的兴趣。然而,学生的兴趣需要建立在教师合理安排课程的基础上。如果学生的需求被盲目的偏离,音乐课程的教育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就会导致学生的厌倦感。因此,应该选择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恙宏.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音乐审美价值导向[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01).

[2]张静.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J].大舞台,2010,(10).

[3]王洋.解析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通俗歌曲,2013,(05).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培养方式高中音乐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