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2019-04-09许华丽

关键词:促进德育

许华丽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品格越来越重视。一个人具有优秀的品格,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每个人都倾向于与品格好的人交朋友,而不想与品格差的人同流合污。当今社会,并不缺乏有才的人,但大量缺乏德才兼备的人。而为了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要从中小学抓起,让未来的人才从小就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而在中小学开展德育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何促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德育;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80-01

前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底蕴十分丰厚。在国家兴盛和衰亡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美德,这些美德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大家熟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美德能够传承到今天来,其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即使在21世纪,。传统美德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中华人民。而传统美德对于中小学教育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爱国爱民等美德在德育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们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还能够给予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度过眼前的难关。它还能够让学生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人的含义是什么,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极具价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使学生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

一、中华传统美德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

德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优秀的品质中包含了遵守规则。中华传统美德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实施自己的行为,绝不越过雷池一步。从而促进德育。虽然学校中有许多的规章制度,但是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不愿意去遵守,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束缚。他们不知道规章制度的真正作用,仅仅理解为了对其的束缚。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该去改正他们的这种思想。中华传统美德对于改变学生错误思想来说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有些同学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因为学习成绩好而认为自己仿佛能够君临天下一般,对于其他学生的态度也渐渐冷漠,对于老师的教诲也渐渐不放在心上,也不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比如,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而正因此,他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即使是老师指出他是错的,他也不愿意承认。就仿佛把自己关入了一个只有自己存在的世界,对他人的存在不予认可。这时教师可以用曾子的故事来教育他。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情是否真的尽心尽力了吗,对自己交的朋友是否真正用心,坦诚相待。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去认真复习?曾子作为一个知名的思想家,每天还要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的事情,作为学生也应当如此,而不应该桀骜不驯,不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建议。要多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自身才能得到提高。类似这样,便能够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同时,还能够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互相帮助,从而促进共赢。最终班级中的每个人思想道德素质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二、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帮助学校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节日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比如清明节、端午节等。清明节的学校活动主要是扫烈士墓,参观烈士陵园。而端午节的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学校可以在清明节时开展扫墓活动。让学生们瞻仰先烈,并给学生们讲解先烈事迹,让学生能够向先烈学习,学习先烈的优良品质。在端午节时,组织赛龙舟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记住这个伟大的节日。目前,我們很多的青少年都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对于我国的七夕、春节等丧失了兴趣。有些青少年甚至不知道七夕是哪一天,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学校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了解,有助于重拾传统节日。

三、中华传统美德促进构建课堂优良学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在学习中都能够起很大的作用。解题时学生容易浮躁,如果长时间解不出来,可能就会放弃。而如果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德育中去,学生便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会想: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了14年,先辈们也从未放弃过,自己只是因为一道小小的题目便要放弃,那成了什么?这样便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

总结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开展活动,构建优良课堂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快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德育中的步伐,努力创建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的教育德育体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树金.浅谈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3):15-16.

猜你喜欢

促进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