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教学改进研究
2019-04-09潘翠清
潘翠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开展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师更要注意掌握和熟练使用有效性更高的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教学中的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阶段,我国大多数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优化小学教学工作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为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教学 改进研究
过去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位置,特别是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尤为如此,因为在传统的观念看来,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意识,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指导,所以教师在小学教学工作中中占据主导位置看似理所当然。但是,这种教师长期占据教学主导位置的问题长期存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养成,也就是今天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的根源。[1]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有效性
1.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课题和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限于课上讨论,小学生如果时间充足条件允许,也可以在课下开展问题讨论活动。也就是说,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整个学习过程有学生自己的参与,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越顺利和科学,小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习上的,也可能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矛盾,只要教师使用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引导,就能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2]
2.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进师生感情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集体荣誉感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养成,似乎集体荣誉感的存在是一切民粹主义和思想同质化的根源。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在充满集体荣誉感的群体中,成员的想法也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集体荣誉感并不是造成思想同质化的根源。而且不可否认的是,集体荣誉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在开展小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和栋梁。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进和使用为学生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增进感情,进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教学效率的提升。[3]
二、小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
一方面,小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现了流于表面的问题。具体来讲,教师不能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求,粗略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扼杀了不同性格碰撞产生思想火花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表现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泛滥化。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教师在讲授某部分内容的时候,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处理能力有限,有些相对比较复杂和跳跃性较强的知识,不适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去进行教学。此外,许多教师自身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理解,机械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忽略了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也就造成学生对内容和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评价机制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小组这样的形式,所以无论是在评价机制上还是有效性评价上都要以集体为单位,但是在现实的小学教学评价机制上,许多教师单一地将小组成绩归结为某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这种问题的存在对于学生自信的培养无疑是毁灭性的。
3.小组内成员参与机会不均等
理论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成员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教师应该避免同质性较高的学生出现在同一小组内,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参与机会的不均等。
三、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教学改进对策
1.科学合理的成员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对其进行分组,所以教师在重视成绩在小组分组中的比重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安排性格有差别的学生在小组中。也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前,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理解。在数量上以4-6人为宜,但是根据学生数量的不同也可以适当调整。
2.营造良好的小组讨论氛围
良好的讨论氛围也就是轻松的课堂氛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课堂氛围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具体来讲,轻松的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小组的学习效率,而紧张或者是过于松弛的课堂氛围则会直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
3.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小组合作机制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征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评价机制,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小组内所有成员即所有小学生的努力都得到教师的认可,而且有助于为小学生创设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小学生埋下美好的种子。
另一方面,小组内应该逐渐建立有序的合作机制。这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小组成员的努力。考虑到小学生的机制创建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可做,而不是简单的将讨论和学习任务交给一个学生。
4.教师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
一方面,教师应该在考虑到学生生理年龄的基础上,尽量为学生安排具有层次性的知识和内容,这与教育实践中的教学进度控制十分相似。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尽量耐心地对小组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不放弃的学习精神,这对于小学生今后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结语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浮于表面和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加强对小组讨论过程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刘琴.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9):24-24.
[2]姜燕平.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探微[J].吉林教育:综合,2014,(7Z):71-71.
[3]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