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研究

2019-04-09朱文波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朱文波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具有生动性、趣味性以及直观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应用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36-02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新要求,要求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将知识生动以及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生活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将教学内容以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当时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和直观的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唤醒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其知识相对繁琐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而直观的呈现给学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唤醒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可以将看不见、抽象的物理原理,以动态的形式演绎给学生,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节的时候,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光的折射、反射以及色散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扩展学生视野。

互联网具有资源更新快、容量大的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扩展物理知识视野,接触和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让教学摆脱书本的束缚,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升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效性的相关策略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知识点。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丰富学生物理知识体系,锻炼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的整个过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唤醒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2.融入传统教学。

信息技术具有资源丰富、内容量大、形象直接以及趣味性强等特点,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繁杂,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优化课堂质量,还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鲜活性。以往的“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一根粉笔”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而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将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而学生通过清晰具化的物理过程,可以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电流流动的方向制作为动态动画,当电路通电后,电流会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流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电流流动方向。通过动画动态演示,可以将抽象的电流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和容易的掌握本节课内容。

3.创新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了解物理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但是当前,受到应试教学思维和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物理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忽视实验的情况,难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信息技术为物理实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和直接的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还可以节约学校实验教学资源。

例如在进行“电路连接”这一实验中,很多学生都会操作这一实验,其主要实验器材包括电线、开关、电阻以及电灯泡等。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实验的新生而言,让学生对操作这一实验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实验之前进行示范,但是学生难以在短时间的观看中掌握所有细节,实验中容易出现电路设备烧坏以及电路故障等问题。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反复播放实验视频,教师在组织电路连接实验之前,可以先将视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进而在实验中完成独立操作,不仅可以节约教师演示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细节,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4.线上线下结合。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慕课和微课教学模式,迅速在国内盛行,并且获得了更多学习者的认可和欢迎。因此,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可以充分借鉴慕课、微课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充分结合,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束缚,便于学生开展随时随地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将微课教学资源提前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将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中集中反馈,进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组或者QQ群组,利用社会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群组中完成知识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需求,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以及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其应用的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海菊.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2.

[2]罗来淦.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3]汪云华,王帆.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欧姆定律学习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3):72-7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