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019-04-09刘芳芳

关键词:实证思维导图

刘芳芳

【摘 要】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物理复习课,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思维导图;实证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31-01

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型。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深化理解,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复习课时占全部教学时间的40%以上,尤其初三下学期以中考总复习为主。复习效率的高低较大程度地影响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到中考的成败。

一、传统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复习课既有一般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又有因学科特点带来的难处。

1.复习旧知识,没有新奇感,学生容易消极被动。

复习是对已学过的各知识点进行再现、整理、重构的过程,内容没有新鲜感,过程枯燥乏味。相较于在新授课中学生能够经历一些丰富有趣的实验,他们在复习课中的心理落差会更大,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难以做到温故而知新,终使复习的效率不甚理想。

2.复习课容量大,要对旧知识进行整理与重构,进而形成知识体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章节复习要系统总结全章内容,复习课中对各知识点的讲解比较快,知识容量大。优生尚能跟上老师的复习节奏,但是“一般生”和“学困生”就会在“多”与“快”的双重压力下,渐渐力不从心。这部分学生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不知道自己缺漏了哪些知识点,甚至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因此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差距会更大,“两级”分化逐渐显现。

3.物理学科特点与初中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使学生难以建立起严密的知识体系。

初中物理是入门学科,虽然知识的难度不算大,但涉及范围很广且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包括声、光、热、力、电和磁等多个板块,内容不仅很多而且很繁杂。要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适当的学习方法。然而,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时期,且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还难以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等比较抽象的知识,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难以把握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更难以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优势

1.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它将单调的文字信息转换成色彩丰富且高度组织化的图式。一方面,思维导图因其色彩丰富、图文并茂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绘制过程充满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形象方式表达抽象的物理知识,降低了物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理解和简化物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信心。所以,思维导图使复习过程有趣,复习内容能被有效记忆并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思维导图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中,往往采取“学生课前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课中师生共同批改思维导图→课后完善思维导图”的模式,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课前绘制是学生提前自主复习;课中师与生在批改中互相学习,发现亮点和不足;课后完善是针对性地弥补不足,高效复习。因此,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课本读“薄”,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准确地自评,并在同学互评中学习经验,获得学习动力;教师即时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防止两极分化。

3.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

绘制思维导图时需手脑并用,能有效化解物理知识抽象与初中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因为思维导图这种知识可视化工具能突出表现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所以学生能从中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大脑的加工和存储能力,使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

因此,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复习课来指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

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维和激发思维,使之成为一种学习工具。教师在实证研究中,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收集学生成绩等数据进行分析,评判思维导图对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是否有成效,包括:(1)思维导图的应用应用是否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2)学生的成绩是否得到提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笔者教授的初三10班的40名学生。研究方法步骤是:

(1)前测之前问卷调查。

(2)以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为前测成绩、初三上学期期末区统考为后测成绩,将前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3)测后再做问卷调查,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人访谈。

3.研究过程。

(1)测前问卷调查。

编制调查问卷《初中生物理学习和复习现状调查》,调查本校初二初三学生共463名,部分问题统计结果如下图。

统计结果如下:①83.3%學生对物理感兴趣,但随着知识难度增加,初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初二下降6%;②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方法不足,只有20.87%的学生有适合的学习方法;③思维导图应用广泛,93.7%学生了解思维导图。

(2)教学实验。

首先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培训;然后期中考后,指导学生每一节新课后绘制微观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再过渡到进行整章复习时绘制宏观图。实验教学内容为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生活用电,天河区期末统考成绩为实验后测成绩。

(3)访谈。

在实验中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评价。通过访谈结果分析,学生认同思维导图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简化知识,增强兴趣,并愿意将这一方法扩展到其他学科上,长时间使用下这种认同感更强。

(4)测后问卷调查。

测后问卷调查数据显示:①56.2%~64.4%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深化理解知识点、记忆知识点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复习;②30%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思路、有效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发展;③38.9%学生喜欢思维导图而将在后续学习中继续使用思维导图,51.1%学生持一般态度。

4.教学实验结果和分析。

由于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试卷难度不一,所以将学生的成绩换算成标准分。再将学生的前后测成绩的标准分输入软件SPSS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如上表数据,表格“成对样本统计量”中,期末考试的均值比期中考的均值高,从平均分角度说明后测成绩提高了。第二个表格相关系数0.712,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是这两组数据确实是来自同一个班的。第三个表“成对样本检验”中,sig=0.045<0.05,说明该班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说明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复习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

四、实证研究结论

本实证研究表明:(1)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构建物理知识体系。(2)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将思维导图扩展到其他学科学习中。(3)在复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和学习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董博清.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于昊.思维导图及其教学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唐洲捷.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复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杨昆.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J].中小学管理,2015(5):38-40.

[5]马占杰.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實效性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2):20-23.

[6]韩振国.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利用思维导图上好复习课[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9.

猜你喜欢

实证思维导图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