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2019-04-09孙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考题史料历史

孙艳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明:要遵循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科书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史料,这些史料也集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新高考也日益重视历史“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题中更多地贯彻了考查能力的原则,在强调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意义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就要依赖史料。史料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资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三类,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了解真实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历史的真实是蕴涵在庞杂繁多的史料当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大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充分结合课本提供的史料以及一切能用的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重现历史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起学习兴趣。

师生应该认识到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高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有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但同时,他们有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历史事件的热情。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对以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發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教材篇幅限制,还有更多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史料是无法在教材里呈现的,教师通过准备丰富多样、精准的史料能够弥补教材不足。同时,时代发展飞速,历史研究也是日新月异,相对而言教材编撰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教师结合考古的新发现以及史学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新观点,来对教材的局限性进行补救,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教学内容。

二、善用史料,突破教学难点

重点难点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的史料,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对历史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史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科学方法。在进行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内容教学时,遵循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展示史料,化抽象为具体,印证、解释抽象历史概念,加深客观印象,帮助学生加深客观印象,形成理性认识。

在历史教材中已经就教学重点或难点提供了很多的史料,史料具有典型性、情景性、启发性等特点,多以思考题题型出现在课后习题部分。对于这些史料,有教师认为有时间就讲,没时间就不讲,往往错过了集中攻克历史教学难点的大好机会。教师应该充分立足课本选取的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典型性、启示性、深刻性史料。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分析推敲史料,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在解答思考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维空间,找准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在历史中的纵横联系,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如果仅为阅读性质的史料,教师就要结合所学;引导学生在新材料、新情景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助分析解决问题。比如: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教学中,就认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内容,考虑到时代差异,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前深圳历史现状引导学生探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经过阅读特定历史时期的纪实史料,师生讨论后,再收听《邓小平1978年出访日本》,使学生逐渐加深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因素的理解。

由于篇幅等原因,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难以通过单一的理论阐述等方式进行解释,往往只下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无从思考,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史实娓娓道来,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化解教学难点,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介绍到《史记》及作者司马迁时,就司马迁的事迹补充了以下史料:

司马迁写《史记》,曾“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足迹几遍全国,遂有《史记》这部传世之作。宋代著名学者苏辙对此曾感慨地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流,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在上课时教师要向学生适当补充以上这些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其作品。

总之,在进行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时候,采取史料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优势,改变原本死记硬背和被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师生突破教学难点,获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考题史料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