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2019-04-09马金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新媒体对策

马金

【摘 要】众所周知,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勃兴推动着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的巨大变革,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立体的传播体系。这个传播体系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分析研究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探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方法、新手段、新策略,既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效、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要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意识形态工作;挑战与机遇;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09-02

引言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电子报刊杂志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信息传播、沟通交流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中就包括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冲击。

一、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逐渐加重,民主化随之成为新的政治浪潮,而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巨大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和观念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重打击,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出现淡化和重构,影响到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和我国的政治制度。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发展挣脱了传统媒体的桎梏,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模式和文化环境,带来多样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再加上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传播畅通无阻,增加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隐蔽性和渗透性,西方价值观念和国内错误思想的广泛传播,都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传播带来威胁。

2.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

首先是新媒体时代扩宽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网络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平台的存在,使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具有相互性、即时性和包容性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其次是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新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教育形式和展现方式,比如图画、音频、视频等,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趣味性更高,增加了其感染力。最后就是扩大了传播受众面。主流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广大群众的理论,而过去传播时往往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灌输意味,受众者少且单一,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及时和迅速,互动性强,极大地扩大了受众面。

二、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应对策略

1.被动为主动,积极开辟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

坚持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原始阵地不动摇,利用其内容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以“两微一端”为核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较强影响力的中央和地方核心主流新媒体平台,这也成为了新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以微信为例,清博指数2017年度全国媒体类微信公众号100强,全年累计发文313556篇,阅读总量高达83.37亿,由此可见。传统主流媒体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优势,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媒体平台上依然是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的生力军。积极推动网络政务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网络监督等作用。对于热点敏感问题,要与谣言比速度,主动传递动态信息,及时辟谣,反击错误言论,包容民众不同看法,有助于改善党群关系,树立政府形象。党和政府各项重大权威信息,例如重大民生政策、对突发事件处理等,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及时快捷地触达民众。通过与民众的主动互动,及时掌握民众关注的热点和社会敏感话题,增进民众信任,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增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向性和有效性,使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达到情感上的认同。

2.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新媒体平台监管与引导。

在新媒体上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与引导,完善管控机制。一方面,法律是保障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手段,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制定并完善行之有效的专项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用事例说明违法后果,使平台用户自发地遵守法律法规,净化新媒体环境。与此同时,对于恶意传播谣言、散布有害言论,诋毁国家形象,宣扬违反社会道德和主流价值观等的行为,加大曝光及处罚力度,情节恶劣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自身要依法合规,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完善监控体系,加强风险预警,提升对各类有害信息的监测和封堵能力。通过分析和研判,实时监测有害信息,及时采取删除、限制信息传播,停封相关账号等措施,避免民众被错误信息误导。同时,主动向用户推送正确信息,引导用户思维回归理性,促进健康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固。

3.建设接地气的新媒体平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

新媒体的受众主要是老百姓,不是专家学者,因而传统“高大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宣传与教育上,应该摒弃以往单向的、生硬的、说教式的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图文并茂等多媒体为一身的优势,转变思维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灵活多样、喜闻乐道的方式,向民众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讲故事,贴近民众生活,增加情感体验,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更加“接地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积极与用户交流,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平易近人、提升浸润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被民众所认识、理解和接受。当前民众生活节奏快,获取信息碎片化,要充分利用这一趋势,将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种新媒体平台相互衔接起来,形成矩阵型的多维度平台。同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各有侧重,通过立体化的情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宣传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民众心中的根深蒂固。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党的执政作风,坚定民众信心,不仅能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提升政府形象,并且强化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有汇聚民情,凝聚民心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结语

总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关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而影响制度认同,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媒体的兴起引发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改变了传播生态,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掌握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创新传播方式,还需要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信息控制能力。同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尚需在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规律等问题上深入探讨,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新媒体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