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日记画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9-04-09潘隽贤
潘隽贤
摘 要 美术课程作为小学生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寻美过程,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审美意识形态的自然形成。随着课程标准的革新求变,小学生的审美认知目标和审美综合素养也逐渐向多元化發展,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成为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日记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探索开展日记画教学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供方法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程设计 日记画 综合素养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课程是探索生活之善,发现生活之美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变迁,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精神文明的发展对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美术课程要响应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审美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观。我们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小学生需要掌握以下五种美术能力:图像识别能力、美术表现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综合以上的能力培养,我们发现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相应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欣赏能力,在判断欣赏的同时进行创新思维的重新构建,以创作出新的审美内容。在这种观摩、构建、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审美文化,建立完整稳定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小学日记画教学实践,我们清楚的知道小学生喜欢画日记画,在日记画的绘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创作能力都得以提升。那么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发现美感、创造趣味,借助记忆和想象不断提升审美综合能力就成为本文重点研究的课题。
1日记画概述
所谓日记画又被称为绘画日记,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不同长度的篇幅,使用不同的色彩、图形、语言进行场面再现的创作过程。从绘画内容分类,日记画主要分为文字和绘画两部分。一方面,儿童会根据当天的天气或是相关内容用简洁的文字进行叙述,另一方面,儿童会将当天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图画和色彩进行创造性的再现。日记画不但重现了儿童所经历的有趣事件,还承担着儿童对这段经历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它囊括了现实主义的纪实性还有着浪漫主义的创造性。这种自由体系的绘画方式和记录手段,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利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快速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设计内容。
2日记画在美术核心素养养成中的实效性
结合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养成目标,小学美术教学将日记画引入课程设计体系中,引导儿童利用绘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合图画识别、绘画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再造等核心素养的养成,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2.1图画识别素养的提升
对于小学生而言,世界的认知是投影在记忆表象中的浅层影像,虽然很直观但却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新鲜事物的刺激下,很多表层的感知会被冲淡或是重置,如果不能及时的引导发现,这些表层的影像就会逐渐消失,失去了提炼的价值。通过日记画的记录创作,儿童记忆中的生活影像会被充分挖掘,在经过提炼整理的再现过程中,儿童会形成图画识别意识,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影像,并将其作为绘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长此以往,儿童会逐步形成观察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观察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图形识别能力。
2.2绘画表现和联想创新能力的发展
日记画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而且还能借助绘画表现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虽然当前小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并不成熟,但结合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中的绘画基础,小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色彩和图像模仿,不断提升自身的绘画表现力。与此同时,当绘画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发散思维,进行图像的创新解构,通过不同的情感表达,实现联想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2.3审美感知意识的形成
日记绘画借助图像和色彩的搭配构建了学生头脑中的主观世界。在这个影像世界中,每个图景都包含了丰富的个人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审美感知意识形成的表象。从绘画表现力中的绘画符号角度出发,儿童想要自由表达内心情感,必须要掌握相应的审美认知系统,即对世界、自然、生活、文学作品有着稳定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能够有效利用不同的图案和色彩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日记画可以在潜意识中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日记绘画的教学策略
3.1兴趣引领,审美欣赏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创造力的起始,是一切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中,我们要利用丰富的图画欣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市面上制作精良的绘本进行绘画吸引,随着学生的目光随图画的变化而转动,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自然、生活场景的变幻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从而加深生活体验和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借助绘本的欣赏,教师可以顺利成章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趣事,深度挖掘学生记忆中的浅层意识材料,启发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绘制自己的日记绘画。在思维意识的强化基础上,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热烈。当然,受学生思维和表现力的限制,很多学生会对日记画不知所措,不知道绘画什么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不同的时节背景进行图画欣赏,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比如,当学生无从下笔时,教师就可以展示成功的日记画:“蚂蚁藏食”,秋天到了,树叶飘零,蚂蚁集团合作一起搬运过冬粮食。画面中配有文字:防患未然,有备无患。在欣赏完日记画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生活意识得到有效共鸣,学生纷纷拿出笔来创作,完成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日记画。
3.2生活积累,联想创作
创作源于生活,生活源于发现。对于日记画创作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大到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类趣事糗事,小到各种生活场景变化,点滴的生活记录都是创作灵感的火花,在碰撞中诞生出鲜活的日记绘画。因此,在日记画的创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比如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趣事,无论什么样的情绪变化,都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当遇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就可以利用图画进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逐渐习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生活中刹那的星光。比如,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绘画妈妈陪伴自己去补习班的情境,妈妈坐在补习班的后面,无聊的玩着手机的样子。整个画面极具真实性和趣味性。当然这种日记画不能完全再现生活场景,所以,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再现场景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想象创作,融合自己的情感,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二次加工。
3.3发散思维,丰富内容
优秀的小学生的日记画内容及其丰富,一方面,来源于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每一个图画的创作都融入学生最直观的爱憎情绪。因此,在创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喜怒哀乐充分结合到图画的设计中,丰富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日记画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图文结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美术教学设计目标也要各有侧重。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利用日记画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当文字无法有效表述内容时,我们就要借助图画的形式,表达日常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海洋中找到生活之美。面对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表述能力和图形表现能力,那么教师就要以发散学生思维为主导,利用平面绘画、图画打印叠加或是立体制作等日记形式,捕捉生活中的刹那火花。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小学美术日记画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日记绘画有助于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养成,无论是图画识别、审美判断抑或是美术表现力都能借助日记画这种载体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日记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表达生活、创作生活。在日记画的创作中不断实现美术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王琼.巧借“绘画日记”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J].考试周刊,2018(70):184.
[2] 毛秀梅.从“绘画日记”入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J].华夏教师,2017(19):29.
[3] 朱丽.绘画日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分析[J].教育界,2015(31):173.
[4] 王海军.找准“抓手”,培养小学生的美术表现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