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有效教学
2019-04-09曾涛
【摘 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如今,学生学业繁重,致使部分学校忽视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对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给学生空出更多时间,减轻他们的负担。因此,在美术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吸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简单的美术鉴赏技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审美能力并热爱美术学习。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教学;新课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美术课教学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中开展。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努力为课堂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进行综合的美术学习活动,进而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充分体现新一轮美术课改理念。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掌控美术课堂方向的前提
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如下四个要素:
1.行为的主体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效果的优劣,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知识学习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误把“目的”当作“目标”,把一堂课的任务变成“培养学生成为有审美情趣的人”或“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等都是不规范的,因为这里目标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行为动作
行为动作应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同时也是具体且明确的,否则就无法对教学成果给予评价。如:有的教师在写《水粉静物》的教学目标时,就写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水彩画的表現技法”……这种表达方式略显笼统,也无法评价教师所教授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同时也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用陶泥塑造一张表情丰富的脸”“选择合适的色彩表现秋天印象”等。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设计的每一节课的行为条件应力求准确,引导教学过程中目标越精确,学生的学习就会越有效。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水彩画的主要特点,水彩画常用的工具、材料,以及了解水彩静物的作画布置”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过高要求。
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美术课堂的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学习方式,把原来强调的“一致”性的要求更多地转向对个性的引导和培养上来。美术教师还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以及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且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画”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参与学习以及理解收获的过程才是关键。
三、优化教学进程,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后,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互动的多种组合以及发展的可能性,才能真正领悟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并非都能在课前预测,教学过程及最终结果,更多取决于授课的进展和教师的即兴处理。因此,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面对这些不同的授课过程中得到发挥和成长。
四、有效多元的评价及明确的导向是有效美术课堂的标准
有位教育家曾鼓励过一位对画画十分胆怯的孩子,几十年后当他再次见到这个孩子时,这个孩子对这位教育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请他去办公室,在硕大的办公桌后面挂着的竟然是这位教育家的大幅画像,这位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位十分出色的画家。教育家感到疑惑时,画家说话了:“是您当年对我这个胆怯的孩子给予了鼓励,在美术方面鼓励并表扬了我,导致我在后来的学习中找到了自信,走上了成功之路。”由此可见,评价对于一个需要关心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目前,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是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美术的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体现在启迪、激励、呼唤和净化等效应上,即学生成长为“会审美的人”。所以,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同学们鼓励的掌声,无疑会对给予发表见解的学生自信,让他能更积极地进取。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造成学生一生中的的遗憾,或是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因此,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采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尤其要重视采用过程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例如:运用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五、加强教学反思意识,是追求有效课堂的长期修炼行为
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已成为一种时尚,反思之所以成为教师们热衷的话题,是因为我们一线的教师体会到反思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它对于教学所带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学反思可以让今后的教学得以完善,同时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而体现教学反思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怎么解决,怎样抓住一节课的高潮、精彩环节,掌握每堂课中学生喜欢什么,同时也可以从中找到这节课当中自己最满意的地方,给自己一份自信,更关键的是可以对以下内容是否达标加以检验——授课过程中的情感、知识技能等目标。
总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事实证明,有效的教育在于教师和谐、开拓、高效的工作,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有用的本领。因此,有效教学对学生美术学习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曾涛,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从教18年;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