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09肖甄男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术微课实验组

肖甄男,龙 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4)

麻醉学是一门既包括生理学,解剖学,影像学等学科,又涵盖了临床基本操作与实践的综合性学科。我国麻醉学专业开设于1987年,与外科等其他临床学科相比相对较晚。随着麻醉学的飞速发展,其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远远落后于麻醉学当前的发展,与临床工作脱节严重,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质量较差[1]。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休克患者抢救,心血管大手术监测,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急诊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其作为有创操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临床操作过程使得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2]。因此,麻醉学教学一直是临床的重点与难点。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2007年在美国出现的一种以视频教学为主的新型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课前在互联网等处完成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转为学生,使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学习效率更高,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它的出现与应用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支持,组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3]。将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应用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98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6人作为教学对象,男29人,女37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微课翻转课堂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每组33人。实验组中,男 14人,女19人,平均年龄(21.91±0.88)岁。对照组中,男 15人,女18人,平均年龄(21.76±0.75)岁。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综合运用录屏,临床演示,音频讲解等多媒体手段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提前录制成六个时长10min左右的视频。每段视频开头提出学习目标并围绕核心展开重点,难点的讲解与演示,视频最后布置2个问题检测知识掌握程度。课前一周将视频发给学生,让其自学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知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在线咨询教师。在课堂上,教师一边在模具上操作演示,一边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在模具上团队协作,自行练习。练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亲自演示校正学生犯错误较多的操作,最后再次强化练习。课程结束前10min,学生现场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匿名填写主观学习感受的调查问卷。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回顾颈部解剖学,明确适应症,禁忌症及穿刺点位置的选择,然后重点讲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过程,结合PPT等多媒体手段详细讲解穿刺过程与要点。

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与主观学习感受三者相结合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①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相关知识要点,考试形式分两种,包括基础知识和临床病例分析,满分60分。②技能考核:在模具上进行实际操作,若穿刺抽出红色液体并顺利置管,则考核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满分40分。③主观学习感受:两组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评价学习感受,包括是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是否提高自学能力,是否提升了临床技能,是否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在理论成绩(53.45±3.21 VS 55.91±2.54),技能考核成绩(32.70±1.76 VS 36.64±1.56)及总成绩的得分(86.15±3.51 VS 92.27±2.48)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 1 两组客观答题考试成绩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学习感受比较

实验组在是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7/33 VS 18/33),是否提高自学能力(27/33 VS 17/33),是否增强临床技能(31/33 VS 20/33),是否提高交流表达能力(28/33 VS 19/33)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方面 (31/33 VS 24/33)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学习感受比较[n(%)]

3 讨论

麻醉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一体的课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其过程繁多,颈部结构复杂,并发症较高,风险较大以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少等特点使其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一般。学生踏入临床之后普遍反映对此理解较差,由于担心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而畏手畏脚,不敢动手实践。

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记住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是第一个难题,而掌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对于尚未踏入临床的学生来说,是第二个难题。多数学生在教学反馈中表示这部分内容是抽象难以理解的,对于这部分的认知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的。本章节的重点,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过程则是第三个难题。理论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师来说,由于课堂环境及教学时间等限制,无法将穿刺过程具体而全面地展示出来,学生们通常能记住操作的步骤却难以理解其中的精髓,在独立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抽象的语言描述难以在其脑海里形成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完整的操作步骤。一旦某一步骤没理解就会对后续步骤的学习造成干扰。因此,很多学生及教师反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这一章的教学效果不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现象,即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操作欠佳。因此,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随着人们生活的高度信息化,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将教师的主动讲授转变为学生主动提问学习。学生的学习模式从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获取帮助,通力协作,得到并比较各种答案,直到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实际生活中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效率更高。微课的核心实质是短小的教学视频,教师将枯燥的课堂内容制作成形象生动,直观立体的短小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探讨,找寻,领悟相关知识点。有研究表明,人对于周围新的信息与知识的获取的各个渠道,视觉方面占了绝大多数,微课正好满足了这一特点,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更强,效率更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及翻转课堂使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为依托,有以下优点:①颠覆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的机会增多,学习积极性更强[4]。②学生课前随时可以利用教师共享的材料进行自学,学习地点多样化,时间自主化,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供了缓冲,学习的效率更高[5-6]。课后反馈中,有的学生表示,视频课程可以随时随地回看,非常方便,而且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有一种踏入临床亲自操作的代入感,对相关知识理解更透彻。③更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在学习视频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对有疑问的地方反复观看,难以解决的地方可以向教师,同学咨询或者在互联网上寻求答案,扩大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实践操作及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减少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此外,上课时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专门进行答疑解惑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指出其操作中的不足之处。这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重难点和自己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大提升[7]。④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医学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变得尤为重要。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共同配合完成实践操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为日后医患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⑤节省教学成本,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可以反复使用,而临床上的罕见病例或穿刺所致严重并发症,如局部血肿,血气胸,乳糜胸等也可作为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给学生们以警示并加深其印象,从而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9]。

通过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基础知识及临床病例分析方面的能力高于实验组,证明了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采用仿真模具对学生操作能力进行训练和评价,方法客观有效,为将来踏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往年的教学反馈中,很多学生表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既看不清也听不懂具体操作的过程,如果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就会对后续的操作过程难以理解,很难形成系统的认知,自己不敢也不会独立操作。实验组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翻转课堂教育后学生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实验组中高达93.9%的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表示满意,认为其可以增加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的72.7%。这都证明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部分人学习意愿较差,难以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对于一些家境较为困难,对互联网这些新兴教育手段掌握不熟悉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而且,很多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游戏、新闻、电影等娱乐方式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时必须全面把握教学大纲,对重难点知识高度精炼,结合自己临床工作经验,将临床工作中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课程内容,为其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础[10]。此外,教师还需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向,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备课要将趣味性与专业性融合在教案当中,避免照本宣科制作视频,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要给学习者以引导,以及消化吸收的时间。建议结合幻灯和板书使得静态的板书动起来,更好地抓住学生注意力,但这教师板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其次,教师的工作量比传统教学要大,因为需要不定时在线回答学生问题。这对教师的责任心和能力也是不小的挑战。

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面。

猜你喜欢

管术微课实验组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