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 0 0 7年至2 0 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2 4 h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19-04-09周嫣饶晓倩查海英
周嫣,饶晓倩,查海英
(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安徽 宣城 242000)
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大多患有慢性或严重疾病;生活单调,收入来源少,大部分依附子女生活;同时心理应急能力下降易产生自杀行为[1]。因农药的监督管理不善及相对容易获得[2],农药已经成为自杀性中毒的主要工具[3]。现将我市2007年至2016年自服农药中毒老年人在各级医疗机构诊断后24 h内病情的转归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以便为提高临床救治效果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危害因素网络直报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宣城市各级医疗机构在诊断后24 h内填写的“农药中毒报卡”。研究对象来自本市辖区内年龄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在生活中故意自服农药(自杀)引起的中毒病例(不包括使用农药过程中发生的中毒、生活中误用或误服农药以及农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中毒),共计1 316例,其中男 662例,平均年龄(72.2±8.2)岁;女 654例,平均年龄(72.9±8.4)岁。
1.2 变量定义 首诊结局分为死亡和未死亡,死亡定义为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死亡的病例,其他均定义为未死亡。
24 h转归分为死亡、痊愈或好转以及其他。死亡指因自服农药严重中毒导致的严重肺水肿、呼吸衰竭、缺氧等发生的死亡。痊愈或好转指经过治疗后各种损害得到完全或部分消除,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完全或部分恢复正常。其他包括入院治疗、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转院、病危等。
农药种类分为杀虫剂(如敌敌畏、溴氰菊酯、克百威等)、除草剂(如百草枯、除草醚、草甘膦等)、杀鼠剂(如毒鼠强、氟乙酰胺、抗凝血杀鼠剂等),分类不详农药定义为其他。
1.3 统计学方法 将2007年至2016年网报数据导出Excel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是否死亡为因变量(变量赋值见表1),自变量纳入标准为0.10,排除标准为0.1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变量赋值表
2 结果
2.1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24 h转归情况 2007年至2016年累计报告1 316例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病例,其中死亡86例,占6.5%;痊愈或好转 836例,占 63.6%;其他(包括入院治疗、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转院、病危等)394例,占29.9%。见表2。
表2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24 h的转归
2.2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情况 通过对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不同中毒年份的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可见2007年至2012年,中毒病例数不断增加,死亡率有所下降;2012年至2014年,中毒病例数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也略有下降;2014年至2016年中毒病例数小幅上涨,而死亡率趋于平稳。见图1。
图1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情况
2.3 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死亡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比较,70~岁年龄组高于60~岁年龄组,且有随年龄增加,死亡率增加;但80岁年龄组死亡率较70~岁年龄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1,P=0.016)。不同性别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269);农药种类中,杀虫剂类死亡率最高,杀鼠剂类死亡率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05,P=0.075)。不同中毒季节比较,第一季度最高,第四季度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913)。初次接诊医院中,乡镇社区级医院患者死亡率远高于县级及以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98,P<0.01)。见表3。
表3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死亡单因素分析
续表3
2.4 死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急性农药中毒首诊死亡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变量赋值见表1。年龄、乡镇社区医院类别最终进入模型,结果显示乡镇社区医院类别为老年人农药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OR=6.080,95%CI:3.083~11.990)。
表4 宣城市2007年至2016年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6年我市老年人自服农药中毒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为6.53%。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年轻人工作节奏和压力增大、人员流动频繁等导致空巢老人增多,老人身旁缺少亲人的照顾,生活单调等社会和家庭因素,老人容易产生孤独心理等有关。不同性别和中毒季节对死亡率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李晓海等[4]等报道一致。分析显示,年龄为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健康状况下降有关,还与自服农药量较大,中毒程度重有关,且部分老人自杀常选择在自己家中或晚上较为隐匿,常常施救不及时,救治效果差。自服农药中毒患者往往中毒程度较重,初次接诊医院不同,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及时规范救治对其转归和预后影响很大[4]。不同季节变化不明显,第一季度死亡率高于第二、三、四季度,这可能与高龄老人失去配偶几率大,春节阖家团圆期间易发生家庭、社会纠纷,加上老人常常情绪脆弱,当家庭矛盾发生时,易冲动而服毒自杀。从人群分布来看,自服农药中毒老年人中,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5]。
针对上述分析,提高我市自服农药中毒老年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减少自服农药中毒病例的发生。这是减少农药中毒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关键措施。(2)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严禁销售国家已经明令不得生产及使用的一些剧(高)毒、高残留农药。(3)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和管理,提高其对农药中毒的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