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G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4-09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加工教学学生

杨 琛 谢 正

(1.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湖北 武汉:430074;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UG软件是目前最先进且高度集成的CAD/CAM/CAE高端软件之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向,我校在数模专业三年级阶段,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开设了《UG应用》课程。主要进行实体建模与数控加工两个模块的学习。

中专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即将面临升学与就业压力,大部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趋于积极主动,性情逐渐稳定,也具备一定的动手动力,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不足。结合以上特点在教学内容和练习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和企业实际生产零部件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认为困难的复杂操作录制成视屏发送给学习观看,学生对没有掌握的操作又能轻松再学习,解决了学习困难的问题,提升了学习的自信。

1.1 案例贴近生活,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面对复杂的专业软件,会选择逃避。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开始引用了一些优秀学生的作品,如战斗机、汽车、吹风机等作品,让学生欣赏这些真实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选择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的案例进行演练。例如在实体建模模块中采用篮球、汤勺、手机模型等。在加工模块中采用手机中框、塑料脸盆凸模、海宝、大力神杯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持续保持较好学习动力。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零件,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项目任务进入学习,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操作技能,还能了解该岗位的工作流程,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使职业教育更加接近企业的实际。

1.2 课前录制视频,辅助学生练习

在演示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功能指令的操作复杂,步骤较多,学生观看老师操作后难以掌握,练习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辅导强度大。例如在学习加工模块中的“平面铣”功能时,打开“平面铣”功能后有8级下拉菜单,每级下拉菜单里面还有几个子菜单,操作步骤繁多。学生在练习时就会出现找不到相关功能指令的位置,操作顺序不对等问题,导致学生练习任务很难完成,失去信心,甚至逃避练习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最初采用边讲边做的教学方式,效果有所改观,但严重影响教学进度,有的学生仍然无法跟上进度。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在教学上的学习与探索,采用了课前运用屏幕录制软件把演示的操作过程提前录制下来,在练习时,通过网络发送给每位学生,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忘记了某个操作过程,可以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屏,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二次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规范操作,有效练习

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反馈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科学设计练习内容非常重要,练习不得法,讲的内容就难以落到实处,只有围绕所讲的内容,精心安排,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去解决问题。从操作规范切入,在如何定制绘图环境、合理设置快捷键、图层的设置、文件的命名要求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并在任务单中进行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作图习惯,以适应企业要求。

2.1 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操作规范

笔者通过多年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深知只有高效有序的操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在结合企业生产,制定出UG教学应用上的规范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UG软件的应用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个工具,在教学上制定了操作流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要求执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在练习时要求学生定制绘图环境、设置相应的菜单、定制快捷键、规范文件命名、图层的设置等,在加工模块中刀具参数的设置、加工参数的设置、程序的管理和公共参数的管理等等。例如在加工时,学生往往想更快的生成刀轨,直接进入“创建工序”,再到该菜单里面设置工件、毛坯、刀具等,而在创建其它刀轨时,需再次创建工件、毛坯、刀具等,不但没有提高效率,还增加了参数错乱的问题。所以需严格要求学生按工艺过程操作,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再来设置合适的工件、毛坯、刀具及相应参数等,让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

2.2 分层设计、有效练习

分层练习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按照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有效练习(见图1),例如在进行有关阵列项目的练习时,学生首先练习教师所讲的案例,熟练了阵列的操作,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再进行“骰子”的练习,结构虽简单,但是几个面属于不同方向的阵列,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阵列操作的关键;趣味性项目也激起了学生的动手挑战的动力,更让学生轻松进入了知识的应用层面;最后进行“计算器”的建模,计算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工具,所以学生对图纸的理解很快,除了要解决计算器主题结构的草图绘制,和显示部分槽的绘制,重要的是在按键区域的阵列,怎么才能解决阵列时避开中间长的加号按键呢?有了前面的成功和即将完成的计算器,学生们都想尽各种办法,这样的分层练习使得学生学习的投入很高。教师同时再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图1 趣味零件

2.3 任务导向,有序操作

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将练习内容设计成任务单发给学生,课堂上围绕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任务单”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例如:在数控加工模块中,“四轴定向加工”任务单见表1。

任务单中的“任务一”有7个小项目,按零件加工的流程来设计,1、2项为基本操作,3、4、5项将本次练习的主要内容由简到难的安排,6、7项让学生自我检查加工的效果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任务二”为拓展项目,任务设计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任务单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操作性使活动具有层次性与顺序性。任务要求具有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最后还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单中每项任务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

表1四轴定向加工任务单

2.4 分组练习、提升管理

练习课中采用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习能力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组长。组长来验收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再汇报给老师,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而小组工作方式则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课堂练习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巡视课堂时对学困生的辅导指点、获取优等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好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同时也注意在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及存在共性问题时,及时讲解辅导,并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的改进获得直接的参考依据。

3 总结

通过对教学内容与练习课两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发现要上好《UG应用》这门课程,要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此外,课前要对所讲内容反复试验,便于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误操作时产生的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并做好记录,也是对其经验的积累。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特别对于这类软件版本更新的太快,版本之间又有些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对高版本中有显著区别的地方给学生以讲解。多关注相关论坛及网站学习一些好的操作技巧,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猜你喜欢

加工教学学生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