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09华云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验组教学效果实训

荣 灿,华云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学习掌握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疗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更是培养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诊断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1]。诊断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包括基本理论和诊断技能两个方面,其中诊断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通过临床实践形成的解决患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我国传统实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讲台上示范讲授,学生在台下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但高职高专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正确引导,发挥学生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明显提高实训教学效果。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引入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于2007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又称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2-3]。2011年,萨尔曼·汗(Salman Khan)创建可汗学院,将这一教学模式向全球推广[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本研究将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级、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各3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2015级为对照组(140人),2016级为实验组(139人)。两组授课教师和学时数相同,且在校学习成绩、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讲授理论要点,然后操作示范,最后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2.2 实验组 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内容为生命体征、心脏叩诊及病理反射3项诊断操作技术。教学目标为在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诊断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案例为中心,加强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1周将案例和教学视频等上传学生学习群,将学生每4~6人分为一组,每组设定小组长。要求学生实训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观看时间、次数和速度。通过学习群为学生进行课前辅导,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在线答疑。

(2)课堂互动。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抽取1个学习小组进行示范操作,1名组员扮演患者,1名组员扮演接诊医生,根据案例进行体格检查,其他学生观看并记录,操作结束后指出该组学生体格检查中错误之处。教师就学生操作进行点评,对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及案例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答示教,最后组织小组练习。

(3)课后总结反思。鼓励学生课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小组协作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1.3 效果评价

(1)实训考核。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诊断学实训考核,两组学生从生命体征、心脏叩诊及病理反射3项诊断操作技术中抽1项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诊断操作能力(80%)及职业素养(20%)。

(2)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锻炼诊断思维、教学效果理想、实训任务增加、教学方法满意。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分别计算各自占比,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按考核项目分类,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分布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分布比较[n(%)]

由表1可见,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90分)为25.2%,对照组优秀率为18.6%;实验组良好率(80~89分)为44.6%,对照组良好率为30.7%;实验组不及格率(<60分)为4.3%,对照组不及格率为14.3%,两组实训考核成绩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分组对照组实验组t P生命体征74.3±13.3 79.3±11.1-2.001<0.05心脏叩诊77.9±12.4 79.5±11.5-1.892>0.05病理反射77.6±12.4 79.2±11.1-0.647>0.05总体成绩75.6±12.7 79.4±11.1-2.667<0.01

由表2可见,实验组实训总体成绩为(79.4±11.1)分,对照组为(75.6±1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生命体征成绩为(79.3±11.1)分,对照组为(74.3±1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脏叩诊成绩为(79.5±11.5)分,病理反射成绩为(79.2±11.1)分;对照组心脏叩诊成绩为(77.9±12.4)分,病理反射成绩为(77.6±12.4)分,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验组学生对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见图1)

由图1可见,实验组学生对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较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其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锻炼诊断思维、教学效果理想、实训任务增加,对该教学方法满意。

图1 学生对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

3 讨论

3.1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顺序翻转过来,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获得知识,教师与学生课内开展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互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诊断操作技能。翻转课堂采用“知识传授在课堂外,内化吸收在课堂内”的策略,开展个性化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本研究中,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及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训总体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心脏叩诊成绩为(79.5±11.5)分,病理反射成绩为(79.2±11.1)分;对照组心脏叩诊成绩为(77.9±12.4)分,病理反射成绩为(77.6±1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这两项操作难度不大,采用传统教师示范教学也能收到较理想的实训效果。由此可见,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3.2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变学困生学习困难现状

传统实训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对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来说,在课堂内掌握实训技能问题不大,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在课堂内掌握知识技能存在一定难度。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能改变这一现状。学困生可围绕教师提供的案例,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预习,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观看时间、次数和速度。课堂上,教师主要完成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重点关注学困生,给予一对一指导,从而提高整体实训教学效果。

3.3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临床工作实践性很强,它需要临床医学生具有熟练的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而诊断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通过临床实践形成的解决患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是动手能力的具体体现[5]。传统的诊断学实训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知识讲解和操作演示,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较差。本研究通过课前临床案例分析、教学视频学习及小组合作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和满足患者需求,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提高人文素养。学生在仿真临床环境下练习,缩短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培养了临床诊断思维,使学生能较快适应临床岗位工作。学生实习期间,带教教师均反映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升。这与宋艳丽等[6]的研究结果,即“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实训考核成绩,同时有利于培养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和评判性思维等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相一致。

3.4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密切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激发,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模式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掌握、锻炼诊断思维、教学效果理想等的认可度较高。这与李海龙等[7]的研究结果,即“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相一致。

3.5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注意事项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实施时应注意:(1)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任务分配、案例选择、视频制作、沟通交流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2)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在课前要花费较多时间观看视频,初步掌握技能,并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课前预习;(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对学校也提出了要求,学校应在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上给予合理安排,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实践证明,在高职诊断学实训教学中应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更好地实施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从而稳步推进高职医学实训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实验组教学效果实训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