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效果探讨

2019-04-08秦凤琴李芹袁巍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氯吡格雷疗效

秦凤琴 李芹 袁巍等

【摘 要】研究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从药物对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于临床观察组患者我院选用氯吡格雷药物为其治疗药物,对于一般对照组患者我院以阿司匹林作为治疗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采用NIHSS脑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以及FMA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其次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P选择素(PS)等炎性标志物的水平。结果:临床治疗组患者中氯吡格雷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一般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以及FM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一般对照组(P<0.05)。在炎性标志物的检查中临床治疗组的CRP、IL-6及PS水平均低于一般对照组。结论:为急性脑卒中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氯吡格雷;炎症标记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93-01

在临床上急性脑卒中(AIS)一般指由患者脑部血管中血栓脱落堵塞局部脑组织血管,使得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一旦发生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会由于缺血以及缺氧发生坏死,同时导致大量的神经元死亡,使得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坏[1]。在临床上大多数脑中风患者都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而且相关数据显示这两者呈现一出正相关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会出现长期性的慢性炎症反应,因此血管出现长期的炎症反应是诱发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粥样硬化又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腺苷受体拮抗剂,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减缓血小板的聚集速度,减少血栓的进一步生成,增加患者脑部的供血供氧,而且针对血管内的炎性反应,此类药物还有一定的抑制能力[2]。我院近年来为急性急性脑卒中患者进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现通过回顾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项研究中选用的所有病例为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这一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地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治疗组与一般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在临床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26人,年龄在49-74岁之间,女性患者24人,年龄在47-79岁之间,临床治疗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5.3岁,在这50例患者中,经诊断患有基底节梗死患者14例,脑叶梗死患者16例,脑干梗死患者20例。在一般对照组中有男性23人,年龄在46-75岁之间,女性患27人,年龄在46-73岁之间,一般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3.1岁,在此组中有基底节梗死患者13例,脑叶梗死患者19例,脑干梗死患者18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中各种体能参数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神经及精神系统类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项研究做了审核和批准。

1.2 方法 当两组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时首先给予患者最基本的急救治疗。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维持患者的血压,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吸氧处理,使用血塞通静脉滴注,剂量为0.4g/d。对于一般对照组患者我院选用阿司匹林为患者进行治疗,一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的剂量进行口服治療,连续服药14天,对于临床治疗组患者我院选用。氯吡格雷片剂以75mg/d的剂量进行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4天。当治疗结束为患者进行采血取样,取样量5ml。

1.3 观察指标[3](1)NIHSS脑卒中量表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机能进行评价,表征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感觉机能和各种反射项目,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精神机能损伤越低。(2)Barthel指数主要表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日常个人卫生维护、衣食住行等十个项目,得分越高患者的个人生存能力越强。(3)FMA 量表可主要表征患者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可以对患者的上下肢各关节进行测评,得分越高患者的运动能力越强。(4)疗效评定方法 显效:患者的脑中风症状消失,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至少降低91%;有效:患者中风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至少降低46%;无效:患者卒中的临床症状未发生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降低小于46%。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总数×100%(5)统计两组患者的CRP、 IL-6和PS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3.4数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有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使用百分率进行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其余数据如评分量表、患者血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等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并用t检验,当 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FMA 量表评分比较 经两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脑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FMA 量表评分均产生显著差异,其中临床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一般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FMA 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一般对照组。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两周的服药治疗后,临床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显效患者有24人,占总数的48%,有效患者有21人占总数的42%,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的CRP、 IL-6和PS水平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CRP、 IL-6以及PS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治疗组患者的CRP水平为3.1±0.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4mg,而IL-6和PS水平也具有相同的趋势,具体如表3所示。

猜你喜欢

急性脑卒中氯吡格雷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