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19-04-08宁家震
宁家震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然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式,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施教,教学行为则难以融入学生内心,也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快乐氛围的营造,实践快乐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快乐情境,从而极大地优化了道法学习的整体环境,从本源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快乐学习;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起重要引导作用的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课堂教学方法则成为能否发挥应有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快乐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性格特点也越来越活跃且富有个性。这种变化也使初中教材变得越来越生动,更贴近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实施快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中学到更多知识。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想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就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互相理解,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格、思想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积极。轻松愉悦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摆脱顾虑,放心大胆地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彻底释放自己的才能。同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需要教师走下讲台,放下身段,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对学生颐指气使,命令学生服从教师。当学生与教师的意见相左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肯定他们的不同意见,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例如,在组织《青春的情绪》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快乐学习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青春期的情绪写出来,比如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事。教师可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共通性的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如果这些烦恼事都是学生真实情绪的表达,那么类似的讨论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促使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最后这些方法由教师加以总结、点播,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青春期的烦恼事也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并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其早日脱离烦恼的困扰。平等交流情境的设置有很多种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要想真正融入课堂,必须从内心深处热爱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才能开启自己的思维,畅所欲言,尽情展示,让自己的思维与课堂共振。而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是无法施展快乐教学的,只能会让学生越来越拘束,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压力中去完成任务,自然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努力构建轻松快乐的氛围,不断打开学生的心扉,从而引导学生打开思绪,积极投入课堂讨论。
二、充分利用“快乐”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打造快乐课堂,营造快乐氛围。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要不断挖掘教学资源,凸显学科中的快乐资源,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准备好充足的素材,恰当及时地呈现给学生,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活中到处充满快乐元素,只要留心,就能发现身边有好多生动有趣的例子,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并结合课程内容,经过加工,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理解新学知识,更会激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认同。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讲“生活需要法律”时,笔者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案例:王大爷早晨买菜回家,被一条狗迎面撞倒在地上,胳膊扭伤了。于是,王大爷的儿子气不过,找到狗主人理论,并要求其赔偿。而狗主人则认为小区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小区,人可以散步,狗也可以出来遛弯,不愿意承担赔偿责任。王大爷的儿子则据理力争,有板有眼,他指出,第一,你有没有合法的养犬许可证;第二,相关法律规定了遛狗的具体时间,而你遛狗的时间不符合法律要求;第三,你作为狗主人,需要约束狗的行为,否则将承担后果,你的狗撞伤了人,自然由狗主人承担责任。狗主人听了这番话,也觉得理亏,最终赔偿了王大爺的医疗费用。这件小小的案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懂法的重要性,否则可能会吃哑巴亏。因此,懂法能够维护个人利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快乐”元素都是包含在生活中的,生活既是一切新知的源头活水,更是滋养快乐的土壤,生活化教学也是我们教师开展生动课堂教学之本。教师在演绎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元素,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将这种习惯渗透在平时的学习中,从而奠定快乐学习的基础。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创设有特色的教学情境,则是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堂之中的重要手段,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影音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获取良好的视觉体验;角色扮演则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沉浸其中,体验更加深刻,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案例中蕴涵的法律知识和道德准则,使学生能够得到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升华。教师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就要时时留意搜集实时,以便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创设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到“珍视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可选择一些社会新闻热点事件,比如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等。通过多媒体设备把这些社会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投入对生命和健康的讨论,最后,再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无疑,一成不变、单一枯燥的方式吸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而新颖独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则会从本源上吸引学生,使学生对课堂心向往之。而在这些方式方法中,趣味、快乐的教学不仅能够寓教于乐,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实现高效学习。建构“快乐”的教学情景,快乐的课堂导入方式,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都可以用于快乐学习的课堂中,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随机应变,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
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课堂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认同,营造这种课堂的教师也最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作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格,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引导着——道德与法治的任科教师担身负重任,为此,我们在演绎课堂教学时,要契合初中学生的喜好,贴船下槁,从而激起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学会成长,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白红兵.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8
[2]海世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28)
[3]李建东.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9)
[4]赵爱玲.浅谈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法律知识的兴趣[J].新课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