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意象的渐进表达及教学呈现
2019-04-08洪灿煌
洪灿煌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诗词鉴赏考查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灵活。因此,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诗词创造及鉴赏的一般规律,领悟蕴含在诗词中的灵魂意象,重视意象在诗词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帮助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古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因此,本文侧重探究高中语文诗词意象的渐进表达及呈现规律,以期帮助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教师的诗词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意象;表达;呈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13-02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将自己的情感升华融入其中,高中生在鉴赏诗词时如果懂得抓住意象,就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灵魂。在新高考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背景下,诗词鉴赏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善于发挥意象教学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作用,探究高中语文诗词意象的渐进表达及呈现,帮助学生养成从意象角度出发鉴赏诗词的习惯,进而深入了解诗词中的意象精髓并学会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古代文化内涵,提高诗词鉴赏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在领悟熔铸在优秀诗词篇章中的意象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常见的诗词意象渐进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是生活智慧在诗词中情感的结晶和升华,诗人在创造诗词中常会运用意象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抒发方式是渐进式的隐晦表达,这样才能更逼近和触动诗人自己的真实灵魂。但是哪怕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诗词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教师在高中诗词鉴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诗词意象渐进表达的深刻内涵,重点培养学生捕捉诗词意象的能力。针对诗词中的意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直指诗词意象的文学作用,在这一学习探究路径中引领学生领会诗词意象画面的美感。在中华优秀传统诗词中,诗人经常善于从多个意象编织关系网,整体建构完美画面,而不是单独意象构建诗词环境和思想脉络。例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看似没有表达感情但是却又通过对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副凄凉、惆怅的画面,使画面感跃然于纸上,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以风、香气、落花作为意象,引领学生在阅读后领会其背后深意,如临其境去更好地把握思想脉络,帮助学生对该词进行科学的梳理,开启想象空间。
二、高中语文诗词意象的教学呈现
1.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感受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教师通过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中引领学生从整体掌握诗词主旨,领会诗词精髓,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激发文学灵感和创造力。教师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信息技术媒介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生动有趣地融入意象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认识,积极主动身临其境了解诗词的过程,并尝试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融会贯通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意象理解力。
高中诗词鉴赏教学,需要教师融会贯通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意象的表达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意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意象的精准提炼,同时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效率。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固定的意象的代言词。诗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经常表达特定的情感。如“鸟”的意象常与男女恋情和婚姻有关。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线”和“衣”这两个意象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千里之外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牵挂和思念,是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的传递,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表达惆怅和乐观思想的媒介。又如莲花,代表了纯洁,梅花代表了高洁人格。总之,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次体悟理解意象所代替的诗人情感,这对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把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把握,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会畅通无阻了,鉴赏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传授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并带领学生对意象以及意象所表达的深意进行剖析。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接近诗词本身,并更好地理解意象所代表的深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花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比较常见的手法。人们往往通过花草表达自己的情怀。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以莲花作为寄托,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不为俗世所累的情怀。又如在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又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韦太守的文章清新自然进行了告诉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该诗歌的见解,从而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过度装饰雕琢的文章创作风格。
3.感受拓展意蕴进行对比理解诗词意象。
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意象需要长期积累,在积累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打通学生书本与生活的隔阂,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切实感受和拓展诗词意象生活来源。生活中一个好的意象,可以成就一首好诗。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身感受与诗词蕴意对比,切身感受诗词意象。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同学之间诗词意象感受多元对话,寻找学生间对一首诗的不同理解,进而对比诗词本身要表达的意蕴差异性,这样通过对比、交流的方式就可以把诗词本身的意蕴完整地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中国诗歌大多借助意象,营造意境抒发诗人情怀。意象成就了诗歌,诗歌成就了中国的文学。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诗词鉴赏教学中要探究高中语文诗词意象的渐进表达及呈现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中的意象,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并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鉴赏诗词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念云江.试析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J].课外语文(下),2015(3).
[2]李政.意象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4,10(24):112-113.
[3]周荣萍.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13(03):6.